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

ID:47175955

大小:4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16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_第1页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_第2页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_第3页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_第4页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分享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上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是幼儿接触到得最初社会集体形态,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幼儿乐于表现、喜爱活动、兴趣广泛,但在集体生活中却不是很乐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甚至于心理感受,这对幼儿的成长不利,所以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意识作为研究的核心,在结合家访、与家长交流的基础上,探究家、园联动的结合点,共同培育幼儿积极分享的社会行为。由于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父母平常忙于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老人

2、精力有限,教育无法到位,大部分幼儿存在分享意识不强,言行表现不一,家园教育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可以通过以校为主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帮助幼儿认识分享行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为幼儿提供一个分享的情境;同时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家长树立榜样,达到家园一致积极地教育幼儿,为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一、研究的缘起1、在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调查时,我记录了以下两个案例:..案例一:李想带来一辆玩具车,并告诉老师,他是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动时,李想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车,但他只愿意让

3、小朋友看,不准别人摸他的车。老师说:“李想今天真乖,把玩具带来给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给×××玩一下,好吗?”李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李想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玩具,也不让玩具离自己太远。案例二:小米粒手上拿着两个果冻,老师逗她说:“小米粒,把果冻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老师,然后一直注意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老师仍没把果冻还给她,就说:“给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小米粒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小米粒的妈妈告

4、诉老师,类似的事情往常小米粒一定以哭闹来解决问题。虽然经过了一年托班和一学期的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2、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现状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群人的呵护与宠爱,特殊的家庭地位让很多孩子表现出任性、自私的品质。幼儿在入园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没有分享的意识,自我为中心表现尤为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让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与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幼儿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很多幼儿不知道与

5、人分享,共同努力。如:在晨间区域活动中,A和B小朋友都在建构区搭房子,A把一大堆积木揽在自己面前,一个人玩;B小朋友需要一些长条积木,可是没有了,他看到A那里有很多,伸手去拿,A马上护住积木,大声说:“你干什么啊,这是我的积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独占”主体。无论是玩具还是食物,孩子都习惯了一个人“享受”,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拒绝孩子分享的物品。由此造成孩子的独占心理,认为什么物品都是自己的,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另外,由于现在居住环境..的变化,居住于楼房的居

6、民与邻里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这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从而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造成孩子自私的特点。家园教育不一致也是幼儿不分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幼儿园老师教育幼儿有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然而,有些家长却不然,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位家长,她是这样教育她的孩子的:“妈妈给你买的新玩具很贵,你一定要爱护它,不要给小朋友弄坏了。”于是,幼儿为了不让小朋友弄坏玩具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玩了。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的利益,但阻碍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已经不允许固守一己,而需

7、要融合,家园共同教育迫在眉睫。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引导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幼儿入园后,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经过老师、家长的引导,已经初步具有了分享意识,但经常表现出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给自己分享,却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的行为。如在课间活动中,有两名幼儿为争抢动物玩偶发生了争执。“这是我的玩偶,我的,不给你玩。”其中一名幼儿大声的说着,当老师问他们

8、:“小朋友带了玩具,应该怎样玩呢?”“应该一起玩,一起分享,不能抢的,要坏掉的。”两人又同时回答了老师。像这样“两面派”的例子出现很多,似乎孩子明白要做到共同分享,但又无法抗拒玩具、食物的诱惑和占有欲。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总说孩子什么都不缺,不可能跟别的小朋友抢,但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玩具在幼儿园却成了“香饽饽”..呢?1、抓住契机,激发分享意愿集体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