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

ID:47178440

大小:532.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16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_第1页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_第2页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_第3页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_第4页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互通匝道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本计算书以O匝道桥第6联第一跨为例进行编制,其余跨径小于30m的孔跨类型的支架和模板施工参照该跨径的方案,其余桥宽可参照该跨进行相应调整。匝道桥第6联第一跨上部构造为单箱单室结构预应力砼连续现浇箱梁体系。跨径为30m,箱梁高1.80m,等宽段箱梁顶宽10.5m,底板宽3.5m,顶板厚25cm,底板厚25cm,跨中截面腹板厚度50cm,中横梁两侧各2.5m范围内腹板加厚至70cm,端横梁附近2.5m范围内腹板加厚至70cm,其中中横梁厚1.0m,端横梁厚2.0m,横梁处横桥向支座中心距2.0m。桥面横坡为单向坡3.00%。一、计算依

2、据㈠、《路桥施工计算手册》;㈡、厦漳高速公路A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交底、设计变更、补充、修改图纸及文件资料;㈢、《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㈣、《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㈤、《公路桥涵设计规范》;㈥、《贝雷梁使用手册》;㈦、《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二、支架设计要点㈠、钢管桩基础支架基础采用钢管桩做为基础。现浇箱梁支架基础平面布置图和现浇箱梁贝雷支架横断面图如上。O匝道桥第30联第一跨径L=30m桥宽m等截面标准现浇箱梁。跨中设两个中支墩,中支墩钢桩中心距中心的距离按2.0m设置。边支墩距两边桥墩边缘1.75m各设置一排钢管桩做为边支墩。边支墩和

3、各中支墩之间的钢桩中心距中心的距离为12.25m。每个中支墩:钢管桩φ42.5*0.6cm、7根,钢管桩间距按1.29m布置。钢管桩上布置2I36b、L>1150cm工字钢作横梁,横梁上布置支架贝雷片纵梁,支架高度8.38m。㈡、支架纵梁用国产贝雷片支架拼装成支架纵梁,两排一组。支架结构均采用简支布置。23#墩~24#墩:跨中设两个中支墩。23#墩~第一个中支墩、第二个中支墩~24#墩贝雷纵梁计算跨度均为12.25m由11排单层贝雷纵梁组成;贝雷纵梁组与组间距为2m,每组排距除第5、6、7片为0.45m外,其余均按0.9m等间距布置。㈢、模板及支撑现浇箱梁支架拟

4、采用梁柱式支架。箱梁模板采用厚度为1.2cm的竹胶合板;竹胶合板下顺桥向放置10cmx10cm方木,间距由计算推算;10x10cm的方木设[18槽钢做分配梁,间距为100cm;[18槽钢下方安放贝雷片,贝雷片一个断面设计11片,间距如附图所示;贝雷片下方设计2I36工字钢和钢管桩。其中翼板下支撑采用木模和钢托架,钢托架采用[8槽钢加工,以榀为单位,顺桥向0.8m设计一榀。三、受力分析本次计算仅对12.45m的边跨进行计算及受力分析,如果能达到各设计规范要求,则其余跨径小于30m的孔跨一定能满足受力要求。1、本跨箱梁为等截面箱梁,跨径为30m,箱梁高1.80m,等

5、宽段箱梁顶宽10.5m,底板宽3.5m,顶板厚25cm,底板厚25cm,跨中截面腹板厚度50cm,中横梁两侧各1.0m范围内腹板加厚至70cm,端横梁附近2.5m范围内腹板加厚至70cm,其中中横梁厚1.0m,端横梁厚1.5m,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现浇梁标准断面图(图一)2、对箱梁截面混凝土的混凝土方量的计算,利用电脑软件精确计算出每个计算节点断面面积。3、施工时按两步浇筑进行,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第二步浇筑顶板及翼板混凝土。为简化计算,确保安全,计算时假定两步混凝土同时施工。箱梁节点与节点部分按均布荷载考虑,并取最不利的一片纵梁进行验算。四、施工荷载计

6、算取值㈠、恒载1、梁体混凝土自重:箱梁混凝土标号为50,配筋率为2.5%,所以梁体混凝土自重取26KN/m3,冲击系数取1.1;2、木模板自重取0.75KN/m2;3、钢构自重取78KN/m3;4、方木自重取7.5KN/m3;5、[18槽钢自重:0.23KN/m;6、贝雷自重取1KN/m(包括连接器等附属物);㈡、活载1、施工人员、机具、材料及其它临时荷载,在计算模板及下面小方木时按均布荷载为2.5KN/m2计算,并以集中荷载2.5KN进行比较,取二者产生的弯矩最大者。2、振捣荷载:水平方向取2.0KN/m2,竖向取4.0KN/m2㈢、荷载组合根据《建筑结构荷载

7、规范》,均布荷载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恒载分项系数×恒载标准值+活载分项系数×活载标准值)。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三级建筑:0.9,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五、各构件验算㈠、底模板计算1、强度验算条件:δ<[δm]δ=M/W=(ql2/8)/(bh2/6)<[δm]其中:l—底模板下方木间距(m);b—为模板宽,取b=1m;h—为模板厚,12mm厚胶合板,取h=0.012m;[δm]—木材抗弯强度,取[δm]=13Mpa;q—作用在模板上的线荷载;q=0.9x[(26Hx1.1+7.5x0.012x1)x1.2+(4+2.5)x1.4]=30.

8、89H+8.3受力简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