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

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

ID:47211508

大小:54.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5

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_第1页
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_第2页
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物理课中的导课技巧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初级中学聂坤“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物理课上,如何能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扣住学牛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对一节成功的物理课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毫无疑问,恰到好处的导课技巧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始!所谓导课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到好处的导课大致可以收到如下五方面的效果,一是集中注意力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当重新进入新的课堂时,可能大多数学牛依然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之中,而恰到好

2、处的导课正好能帮助学牛迅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二是明确目的,通过导课使学牛预先明确学习目的发现问题,激发学牛的学习动机,把学习的潜力挖掘出来。三是联结知识,新课的导入总是建立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知识间的联系,做到温故知新,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四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巧妙的导课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牛的求知欲望,并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渴望着新课的到来。五是沟通情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牛的情感,师牛之间保持良好和足够的沟通和交流,教书育人并重完善学牛个

3、性发展。新课的导入因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个性差导而各有不同在此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来谈一谈高中物理课教学所采用的几种导入技巧。一、复习导入法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导入法,常用于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导入新知识,一举两得。此法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找准新【口知识的联结点。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这一课上,可由复习第一章力的性质导入,力的三大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力的相互性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出现总是成对出现的,那么相互作用产生的这对力又有什么特点呢,从面引入“牛顿第三定律”。二、演示实验导入法中学物理课中有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如力的合成、力的分

4、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向凡力等。不通过形象的实验和演示,一般很难理解。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课上很多同学就很难理解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它同吋参与两种运动的结果。我们看到物体的运动其实是物体的合运动。在这节课导课吋,我们可通过让学生观察长试管内软木塞的运动软木塞匀速上升的同时还随试管水平移动。而我们看到软木塞是斜向上方运动。软木塞的运动可看作是它自身的匀速上升和随管水平移动的合运动。运用实验导入新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三、故事导入法即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在“受迫振动共振”这一课上

5、,可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190多年前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经过昂热市一座102米长的铁链悬桥。随着军官雄壮的口号,队伍跨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开向对岸。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桥坍塌,士兵、军官们还来不及退去便纷纷坠入河水里,造成226人丧生。那么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这种方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要注意故事的选用须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四、直接导入法这种方法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习题课就可以运用直接导入法。教学有法

6、但无定法,每节课如何导入还得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有吋也可以两种方法并用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尽可地降低学习难度。五、习题导入法通过定量计算引入新课,既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工具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还可培养学生应用教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节可先让学生完成下面习题。[题]运动员投出铅球时铅球的速度在0.2S内由零增加到17m/s,求铅球每秒速度的改变?迫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内由零增加到205m/s,求炮弹每秒速度的改变?通过习题的计算引入新课“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节课如何导入还得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有时也可两种方法并用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尽可能地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学中只有导入得法,教学才能受到高效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