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

ID:47261505

大小:14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1

上传者:U-991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_第1页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_第2页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_第3页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_第4页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实施GM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工作方案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实施GMP,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及质量的所有要求,系统地将GMP要求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销售的全过程,确保按产品预定用途持续稳定地控制生产过程,保证药品符合药品注册批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为保证达到上述耍求,特制定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工作方案。一、组织与领导(一)、为加强对企业实施GMP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成立GMP领导小组。1、组成组长: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总工程师(协助总经理进行全面工作、外部注册上报材料、沟通联系,主负责机构与人员、验证、自检)成员:生产部经理(主负责生产与生产卫生、产品工艺验证、清洗验证)质量管理部经理(主负责质量管理、投诉与不良反应、检验方法验证)设备工程部经理(主负责厂房设施与设备的设计购置施工验收及管理、验证)产品研发部经理(主负责标准提供和协助总工进行外部注册上报材料、沟通联系)2、基本职责:确定实施GMP的基本要求,对GMP工作进行指导;明确各级机构在实施GMP方面的职责职权;对GMP实施提供资源支持;对全厂实施GMP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GMP实施屮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按要求及时整改。3、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或副组长召集主持领导小组会议,行政部负责做好每次的会议记录和传达会议决定;各部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向组长或副组长提出,组长或副组长根据需要召集领导小组会议或GMP实施工作会议。(二)、建立GMP实施工作会议制度:GMP实施工作会议由厂各职能部门主任以上人员参加,基本任务是对GMP实施中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其由领导小组召集主持,由GMP领导小组对决策进行决定。(三)各级机构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见附件1:企业的组织机构)二、实施步骤与方法措施(一)、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目标;国家药品管理、安全、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标准等国家生产技术规范确定企业的实施目标。(二)制定出企业的文件体系和机构设置计划(三)制定人员的培训计划(四)安排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标准等知识。2、计量、安全、标准化、特种设备、质量等法律法规知识。3、企业及企业各级机构如何实施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见附件1:企业的组织机构;见附件2:文件管理制度;附件3:企业文件系统基本内容;附件4:文件目录;附件5:GMP实施各项工作基本工作程序及要求)。(1)机构和人员如何设置和管理 (2)企业如何建立自已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企业的各种文件如何管理(包括企业申请上报各种文件、国家批件、国家标准、外部公文、企业的工程设备技术文件、企业标准、各种记录等)(3)厂房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管理(包括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改造等)(4)设备的设计选型购置和管理(包括开箱验收、安装、调试验收、验证、使用、维护、保养、维修、闲置、报废、更新、改造等),企业的计量管理和特种设备管理。(5)怎样搞好卫生管理(包括卫生设施的设置、管理制度的建立、清洁消毒规程的建立等)。(6)物料的管理(包括物料供应商的选择与变更、采购、验收、入库、贮存、复验复查、报废、发放、退回等)(7)如何确定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方法(清洁方法、生产方法、检验方法)、标准合法合理实用(即企业如何进行验证和自检)。(8)如何做好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售后管理(包括产品收回、用户投诉、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9)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包括企业负责人如何进行、质量管理部如何进行、其他部门如何进行)。以上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四)制定费用预算和资金来源规划。(五)企业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建立1、进行企业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安装施工验收。2、同步完成企业文件系统的建立工作。(1)首先应完成有关产品申请审批文件、国家标准的复制分发工作,由行政部负责完成,研发部配合。同时还应提供标准演变情况、各产品报批时所用原辅料、内包材的生产厂家(中药材中药饮片还包括产地)。(2)制定完成有关文件的分类标识、起草、修订、审查、批准、印制、发放、撤销、培训、使用、冋收、销毁、归档与保管等文件管理制度。其应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起草,起草完成后,由总工组织各部门会审,审核通过后由总工负责批准,批准完成后按规定完成归档印制分发培训工作后,各部门即依据其完成和应的文件管理工作。以上要求在五个月Z内完成。(六)在完成了上述五项基本工作后,领导小组应组织各部门依据有关要求对现场设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及时整改。检查重点:1、各设备所用到的水、汽、气压力范圉、使用前处理方法。2、各岗位工艺用水3、洁净厂房洁净度、温湿度、压差4、厂房、设备上的温度表、温度表、真空压差表、压力表、计时器等计量仪器、其他计量器具5、物料贮存条件6、物料供应商及其评估7、空气净化系统、制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公用工程(七)按企业培训考核管理制度要求,组织对各级员工进行培训考核。 (A)顺次完成厂房设施(主要是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气系统等公用工程)、主要设备、工艺用水系统、设备清洗、工艺、检验方法和清洗方法等的验证工作;同步完成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稳定性考察工作。(九)自检与改进1、根据验证和稳定考察的结果确立企业的文件系统、硬件系统。2、再次组织对员工进行企业文件系统的学习。3、正式组织生产,并组织完成对全厂进行一次全而自检,自检完成后应根据自检结果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后,即组织申请GMP认证。以上要求在二月之内完成。(十)标准的执行、修订、完善,厂房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等。(十一)运行一段的标准的再确认与完善,厂房设施设备的再确认、改造与更新,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的自检与全面改进;记录、制度、规程、外部标准与技术文件、公文等的管理。附件1:企业的组织机构附件2:文件管理制度附件3:企业文件系统基本内容附件4:文件目录附件5:GMP实施各项工作基本工作程序及要求 附件3药品生产企业文件系统基本内容第一章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一、企业的组织制度1、机构设置原则和具体设置;(集中体现在组织机构图)2、职权职责划分和岗位设置:3、人员的配备与日常管理:二、企业各工作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编制要求(集屮体现在岗位责任制)三、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录用、培训、考核、劳动纪律、卫生、调动、管理人员任免、档案、辞职辞退等管理制度。四、几个基本资料1、全厂人员花名册(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出生年月、入厂时间、所在部门及岗位、专业与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和职业资格等级等)2、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登记表(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入厂时间、所在部门及岗位、专业与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和职业资格等级等)3、高、屮、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4、员工简历表(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5、体检表6、劳动合同7、员工档案:包括人事、培训、健康三部分三、记录1、上岗证(管理人员的聘书)2、培训计划3、个人培训记录、考核记录4、企业培训记录、培训档案第二章厂房与设施管理一、管理制度:包括厂房设计施工管理、厂房峻工验收管理、工程档案管理:(工程档案按使用性质划分为厂区综合档案类、生产性建筑档案类、辅助性生产建筑类、办公和生活性建筑类,然后再以单项工程划分)、厂房设施使用管理、提取厂房管理、仓库管理、厂房设施保养维修管理、厂房捕吸尘设施管理、厂房防鼠防虫设施管理、厂房照明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动火管理、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工艺用气管理(应注明工艺用气的品名、来源、处理方法、压力范圉、技术要求、监控要求、使用要求等)、蒸汽使用管理、洁净区管理(包括洁净区及其空气净化系统的设置要求、洁净区的使用、监测、维护、清洁消毒、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消毒、清洁、维护保养、维修等)、空气净化系统管理、厂区坏境和厂房设施的基本要求、特殊工序的工艺卫生和环境(温度湿度压差)要求等管理制度二、规程1、洁净区净化空调运行岗位标准操作规程2、臭氧消毒程序3、熏蒸消毒程序4、空气净化系统清洁规程 5、空气净化系维维护保养规程6、高效过滤器检漏标准操作规程三、基本资料工程档案(基本的为企业周围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所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概况和工艺布局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并标明人、物流向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四、记录1、厂房设施维修记录2、空气净化系统运行、监测、清洁、过滤器更换清洗更新、维护保养、维修记录第三章设备一、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选型购置、备开箱验收、安装与调试验收、分类编码、档案、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状态标志、更新改造、闲置设备、报废、备件、设备润滑、特种设备、计量、设备标准操作规程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编制等管理制度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规程三、基本资料1、生产设备台帐2、计量器具台帐3、检验设备仪器衡器台帐4、特种设备台帐5、设备档案6、特种设备校验印证、计量器具校验印证等检定文件四、记录1、设备使用记录2、设备维保记录3、设备维修记录4、设备润滑记录5、设备维修计划第四章物料一、制度(包括物料的购入、贮存、发放、使用、退库与复核、复验、报废或销毁管理、特殊物料的贮存要求、反映物料质量情况和数量变化、去向等物流信息的相关标识和记录、物料的取样管理(取样方法、地点、防止污染的控制要求)、成品的贮存要求和货位标示,合格、待验、不合格、退货等类别产品的具体管理、出入库管理程序和账册要求)。1、供应商审核与变更管理(包括各类物料供应商的条件、确定程序、审核程序内容及标准、供应商档案、供应商的日常审核和再审核、供应商的撤销与重新确定)2、物料采购管理(包括各类物料的采购程序、采购要求、采购合同)3、物料验收入库管理(应分为不同种类物料分别制定出其验收入库程序、验收内容):(入库程序包括初验(应注明采购人员在验收屮的任务和责任)、清洁、编码、请验、入库、入库拒收)4、物料编码管理(包括物料代码编制办法程序、物料批号编制办法程序)5、物料贮存管理(包括贮存区域划分、贮存距离要求、贮存标志、贮存环境及监 测、清洁要求、安全要求、物料贮存期复验要求、摆放要求、帐卡及状态标志管理、物料的养护方法)6、物料领用发放管理7、包装物及容器回收管理(包括可冋收的范围、程序、回收储存要求、处理方法)8、物料退库管理9、成品入库验收、贮存、返工、出库验发等管理制度10、危险品等特殊物料管理11、标签、说明书管理(包括设计与审核批准、印制、验收入库、储存、发放领用、报废、销毁等内容,应有其审批备案件)二、记录1、供应商审核记录、审核报告及批准2、采购计划3、采购合同4、物料入库初验记录5、请验单6、物料入库单、成品入库单7、我厂物料一览表(包括物料名称、规格、代码、贮存条件与注意事项、生产厂商(中药材中药饮片还包括产地)等)6、货位卡7、明细帐8、领料单与退库单9、标签、说明书设计、审核批准记录10^不合格品台帐第五章卫生一、管理制度:1、厂区卫生管理2、生产区卫生管理3、废物垃圾管理4、工艺卫生管理5、人员卫生管理(按所在部门岗位不同分别制定出其卫生要求)5、工作服管理6、卫生工具管理7、清洁剂消毒剂管理8、其他区域卫生管理(如仓库、检验场所、辅助区域等)二、清洁规程1、厂房清洁规程:包括不同生产工序、不同洁净级别厂房的清洁;还包括水池、地漏、灯具、风口、配电柜、开关、洗手和消毒用器的清洁。2、工具清洁规程:包括容器、生产工具、维修工具、清洁工具、运输工具等的清洁。3、设备清洁规程:包括不同种类、不同规格型号设备的清洁。4、工作服清洁规程:三、记录1、外来人员进出登记表 2、消毒剂配制发放记录3、工作服收发换记录、清洗烘干记录4、厂房清洁记录5、设备清洁记录6、工具清洁记录第六章验证一、管理制度1、验证管理制度:包括验证组织与职责、验证内容、验证周期、验证的组织实施、验证文件管理。2、变更控制程序3、验证计划二、验证项目:每项验证包括方案、报告、记录。1、厂房设施验证(包括厂房的空气净化系统、冷库及其制冷系统)2、压缩空气制备贮存分配净化系统验证3、纯化水制备贮存分配系统验证4、设备验证5、设备清洗验证6、产品及其工艺验证(包扌舌产品质量标准改变、物料变更)7、检验方法验证第七章文件一、管理制度1、文件分类编码管理(包括文件分类方法、编码方法、编码给定时间和人员)2、文件制定管理(包括制定要求、格式要求、制定分工、制定程序、修订要求和程序)3、文件管理(包括文件归档与保管、印制、培训、发放、使用、撤销与收回、销毁)4、企业公文管理5、企业档案管理二、基本资料:为下述各种资料的归档与保管1、企业申请上报各种文件2、国家批件和国家标准3、外部公文4、企业的工程设备技术文件5^企业标准6、记录二、记录1、企业档案材料一览表2、企业现行标准一览表3>企业标准修订申请记录4、文件印制记录、发放记录、撤销与收回记录、销毁记录、归档记录、档案借阅记录第八章生产管理一、管理制度1、工艺规程与标准操作规程制定管理 2、生产记录设计制定印制填写复核传递收集审核归档使用销毁等的管理3、生产计划、生产指令(下达和执行控制程序、发放部门或岗位、有关部门对生产指令应有的反应)、物料和人员定额管理4、批号管理5、生产区域定置管理、生产区内的传递窗、缓冲间、器具间、洁具间、更衣室、卫生间、洗衣房、暂存间管理6、生产用容器、工具、模具管理7、生产用物料的领用、使用、储存、结退管理(包括生产用水和用气)8、生产场所人员管理9、生产过程管理(还应包括生产现场如何防止污染差错、状态标志、称量、复核、印字、物料衡算、交接班、清场、偏差(偏差处理程序和紧急放行管理规定(包括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报告管理规定))、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中尾料、待包装零头药品管理、返工或重加工的批准程序、操作要求等管理、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报告、批包装、包装材料及标示、合箱及包装后零头管理)10、工艺用水管理(应注明各岗位或工序所使用的工艺用水的种类、温度等技术要求、使用点的监控要求、质量标准等)二、工艺规程(应包括产品概述(产品名称、剂型、规格、处方或工艺配方、产品的性状、功能与主治、批准文号及标准演变情况)、生产批量、工艺流程图(标明各岗位或工序的操作要求、技术参数、质量控制要领等)、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应包括特殊生产过程的特殊要求)、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点与控制参数、控制方法、各牛产步骤所使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能力、校准、技术要求等、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和限度范围、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劳动组织与保护、三废处理、正常生产周期等)。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应按照工艺规程规定的牛产步骤及相关要求,制定出各岗位所确定的生产操作要求和过程控制的详细描述、各岗位使用的工位器具及要求等。四、批生产记录与生产指令:按品种分别制定。第九章质量管理一、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制度(1)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企业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内容、建立、运作)(2)质量统计报告制度(3)质量信息反馈制度(4)不合格品管理(物料、中间产品、成品)2、检验管理制度(物料检验和过程控制所必需的检验条件(场所、检验仪器设备筹)A:洁净区监测管理制度B:检验场所管理仪器室管理(包括人员进出、环境、设备、行为、物料及进出)微生物室管理实验室管理C:检验标准管理 中药标本管理标准品、对照品管理检验设备仪器衡器管理化学试剂管理标准溶液(滴定液)管理培养基管理菌种管理企业质量标准制定管理企业检验操作规程制定管理D:检验管理取样管理检验管理(包括复检)委托检验管理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管理E:稳定性考察留样观察管理:包括留样数量、留样室的环境控制要求、观察项目、频次、观察期限、样品处置稳定性考察管理:产品稳定性实验计划和规程,确定的稳定性试验项目和相应的留样数量,产品稳定性试验记录3、质量监控管理和放行管理A:物料质量监控管理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管理B:物料使用、屮间产品使用、在品发放管理C:合格证与不合格证管理4、质量事故管理二、药品的申请审批文件、国家标准三、企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设备仪器衡器操作规程1、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应包括品名、生产厂家或产地、质量标准及储存条件等技村要求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应包括品名、规格、生产厂家或产地、质量标准及储存条件等技村要求3、包装标签、说明书的质量标准:应包括批准的内容、格式,附经过审定备案的标签样张。4、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5、成品的质量标准6、原辅包装材料的取样规程、检验规程及记录7、成品的取样规程、检验规程及记录8、中间产品的取样规程、检验规程及记录(取样记录包括取样地点、取样量、方法等)。四、设备仪器衡器仪器使用记录、取样记录、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其他有关记录五、稳定性考察计划、数据、结果分析、建议第十章产品销售与收回 1、销售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剂型、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2、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冋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第十一章投诉与不良反应1、药品上市后的用户投诉管理2、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收集和重大质量事件报告管理第十二章自检管理应建立有自检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自检组织与职责、自检内容、自检周期、自检的组织实施、自检文件管理。 附件5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程序:要求1、制定要经过起草、审核、批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法定标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有符合规定的编码切合企业实际,可操作,实用2、印制:文件制定完成后,原件加盖公章后归档保存依归档的原件进行印制,并做有记录,印制前后均应校对印制完成后加盖公章后待发3、培训:培训应在正式生效之前完成,并做有记录应对文件的所有责任人进行培训培训一般有文件的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做为讲师4、发放:应按文件的使用部门、使用车间、使用岗位逐一发放,并做有记录,接收人与发放人均应在记录上签名5、使用:应按文件的要求进行各项管理活动和作业,各级管理部门应按要求对文件是否正确保管、使用进行监督检查6、撤销与收回:因新文件生效或其他原因使文件失去效力的,应及时书面通知文件撤销,并按文件的使用部门、使用车间、使用岗位逐一收回,并做有记录,回收人与交回人均应在记录上签名7、销毁:对因撤销而收回的发放到各部门、车间、岗位的文件应进行销毁对存档的原件销毁工作应按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对使用中发现不适应管理和作业要求的文件应按要求进行修订修订应履行一定的审批手续,审批手续完成后则按制定程序进行第一项工作:企业各项标准类文件的管理工作LT<|三|第二项工作:机构与人员管理工作程序:要求1、组织机构设置1、一般划分为行政人事管理、生产质量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四个子系统,分别有相应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分管。2、行政人事系统一般由行政人事部一个部门组成,为总经理直接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一般有生产部、物料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工程设备部、研发部五个部门组成,由总工程师管理。销售管理系统一般由销售部组成,由销售副总经理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一般由财务部组成,为总经理直接管理。3、生产部由若干车间和若干班组组成,物料管理部由供应科和仓库两个科室组成,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监督科和质量检验科组成,工程设备部由若干班组组成。 2、岗位设置、岗位定员按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求确定应设有多少个岗位,每个岗位应配备多少人。3、部门、车间(或科室)、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岗位工作职责应包括岗位名称、所属部门及车间(或科室)、任职要求、工作职责4、各岗位人员选聘录用5、人员培训6、人员考核7、使用人员的再配置、合理使用、日常管理8、人员退岀第三项工作:厂房设施与设备管理(包括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气系统、工艺用水系统等公用工程)程序:1、工厂规划2、工厂设计3、设施与设备购置、厂房施工4、验收(包括调试)5、使用前验证6、使用7、使用中的维护保养、检修、清洁8、工厂改造9、厂房设施设备的报废第四项工作:物料管理程序:1、物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确定2、物料管理制度确定3、选择供应商4、采购5、入库验收6、入库待验(物料取样、检验、留样观察分析)7、入库存放(物料取样、检验、留样观察分析)8、发放9、彳吏用10、生产成产品或被消耗掉(产品取样、检验、留样观察分析)11>成品入库验收12、成品待验(产品取样、检验、留样观察分析)13、成品入库(产品取样、检验、留样观察分析)14、成品销售15、市场跟踪与售后服务16、产品退货与收回17、退货处理(销毁或重加工)第五项工作:厂房设施公用工程、设备、清洁方法、工艺方法、物料、检验方法验证 程序:1、成立验证组织机构,确定其职责与工作方式2、制定验证管理制度3、制定验证总计划4、提出验证项目5、制定验证方案6、组织实施验证7、验证完成后进行验证总结,写出验证报告。8、验证工作负责机构批复验证报告9、根据验证结果,确定厂房设施公用工程、设备、清洁方法、工艺方法、物料、检验方法能否使用,如能使用应如何使用第六项工作:生产与生产过程结果的质量控制分析程序:1、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包描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厂房设备容器工具清洁规程、质量监控规程等);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规程;生产指令与生产记录格式内容确定。2、生产指令制定:经过起草批准,并与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厂房设备容器工具清洁规程、质量监控规程、取样规程、检验规程等);质量标准。3、生产指令与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下达4、物料准备:领料人员依据生产指令与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制领料单,并签名,车间或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后,仓库发可发料,发料时发料人应在领料单上签名。5、生产:(1)生产前确认:环境卫生、厂房设施、设备、工器具、计量器具符合要求;指令与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已止确下达;物料已准备好(注意核对物料应符合要求)。(2)生产:生产后严格按生产指令与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确定的程序、方法、结果要求进行操作、检查,如出现偏差或异常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上报。(3)生产结束:统计物料与产品数量,检查物料与产品质量,计算物料平衡;传递物料与产品;清场清洁。附:整个过程应注意本工序所用物料、产品经确认,方可领取使用,物料与产品符合要求包括:其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都是合格的第七项工作:自检程序:1、制定自检管理制度2、成立自检组织3、确定自检范围、自检项目与标准、自检日期,制定自检方案4、按确定的自检方案进行自检,做好自检记录5、根据自检记录写出自检报告,并经自检组织负责人批准。6、向各部门传达自检情况,制定出口检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7、按整改方案进行限期整改,到期后进行回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