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

ID:47276306

大小:54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05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

2、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球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B.地球上有大气C.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的行星有很大不同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成为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与其他7颗行星没有太多区别。因此答

3、案为D。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下面小题。2.太阳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耀斑放出的强烈射电B.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D.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3.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16-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D.纬度偏低,晴天多【答案】2.

4、D3.D【解析】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在聚变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太阳辐射能量。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是地球内部能量来源。上海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上海纬度偏低,气候大陆性较强,晴天多。【2题详解】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在聚变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太阳辐射能量,D对。黑子、耀斑、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不是太阳辐射能量来源,A、B错。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是地球内部能量来源,C错。【3题详解】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上海纬度偏低,气候大

5、陆性较强,晴天多,D对。上海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A错。河湖纵横,不是太阳有效辐射强的原因,B错。地面裸露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弱,C错。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下图),A点位于30°N,B点位于30°S,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B两点线速度相等B.A、B两点季节相同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D.A、B两点地方时相同5.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A.A点为7月6日4时B.A点为7月7日10时C.B点为7月7日4时D.B点为7月6日10时【答案】4.

6、A5.B【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16-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AB两地南北半球不同,故季节不同,而纬度数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等;而由于所在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5题详解】C点位于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7月7日7时,而A点位于C点以东45°,故地方时较C点早3个小时,故地方时为7日10时;B点与C点在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故选A项。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和地方时计算。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地方时计算

7、的基本方法。6.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0°,与现在相比A.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扩大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变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答案】B【解析】【详解】黄赤交角变为20°,即回归线变为20°,那么热带地区变小,BD错误;极圈和回归线度数互余变为70°,寒带范围缩小,C错误;推算出温带范围变大,故选A。7.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答案】

8、C【解析】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