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助力精准扶贫

“四优”助力精准扶贫

ID:4731780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7

“四优”助力精准扶贫_第1页
“四优”助力精准扶贫_第2页
“四优”助力精准扶贫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优”助力精准扶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优“助力精准扶贫  今年以来,**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安徽省联社及地方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办贷流程、激励机制、产品组合,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截至8月底,该行扶贫信贷余额达到28461万元,比年初净增23230万元,占贷款净增的71.5%,取得了明显成效。  优化资源配置。综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已授信额度、当地产业发展潜力及现状等情况,合理核定乡镇的年度扶贫信贷投放计划,把计划均衡地安排至每个时间段。为解决扶贫小额信贷额小面广与人力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同时发挥老信贷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该行重新对客户经理队伍进行了聘任,

2、使办理扶贫小额信贷的客户经理人数由原先的43人增加到83人,平均2个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办贷人员。为使扶贫贷款早日发挥效益,在满足央行宏观审慎评估条件下,该行一方面对规模实行”切块“管理,确保不发生挤占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与人民银行沟通,争取政策倾斜,在今年净投放3.24亿元贷款中,扶贫贷款净增2.32亿元,扶贫贷款投放占投放总量的71.5%,信贷投放总量与上年同期比较多增13254万元。  优化办贷流程。对已经履行授信流程的贫困户,用款环节全部授权支行审批。设立固定调查日,对需要与县扶贫办开展联合调查的贷款,每周二、周四为固定调查日,现场开

3、展二次调查。开辟扶贫信贷的”绿色通道“,坚持每周双例会制,确保报批贷款在3个工作日内审批结束。灵活掌握扶贫信贷政策,对贫困户户主年龄超过60周岁问题,该行采取”经县扶贫办认可,变更家庭成员为借款主体“,对贫困户历史上的不良信用记录问题,只要拖欠的本息已结清,可再次发放扶贫贷款,与商业信贷对个人征信的要求有所区别。  优化激励机制。对负有督导责任的支行长、部门经理和班子成员,该行实行”只惩不奖“的考核机制,即未完成投放计划的,对支行长、部门经理、班子成员给予月考扣分、约见谈话、经济处罚等处理措施。对负有操办责任的客户经理,实行”只奖不惩“的

4、激励措施,按照发放扶贫信贷户数给予现金奖励,同时,对操作合规、调查尽职、非主观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对客户经理给予免责。为鞭策投放进度缓慢的支行,该行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按日通报投放进度,在全行形成了”比赶超“的竞争氛围。  优化产品组合。直贷模式,信贷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用于其自主发展产业上,截至8月底,该行共发放”小额直贷模式“扶贫贷款2337户,贷款余额10674万元,户均4.56万元。  合作发展模式,贫困户、经营主体、承贷银行和乡镇政府共同签订四方协议,将小额信贷资金委托给经营主体进行管理,经营主体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服务、

5、就业岗位和产成品收购,增加贫困户收入。入股分红模式,贫困户自愿与经营主体、承贷银行、乡镇政府共同签订四方协议,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将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到经营主体,入股贫困户享受股份分红。2016年,**县黄柏镇26户贫困户将小额信贷、荒废多年的茶园入股石桥茶场经营,当年户均获取分配红利4500元,获取茶园租金10万元。1+1+N模式,签订四方协议,把银行对贫困户的授信转由经营主体使用,由经营主体在银行立据借款、承担带本付息责任,并通过就业劳务、效益分红、反租倒包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此种模式是目前扶贫信贷最受欢迎、推广最快的一种模式,获得一致

6、好评。截至8月底,该行共投放1+1+N模式扶贫信贷305户,金额17787万元,帮扶贫困户3896户,平均每个主体带动12户贫困户;其中有2071户贫困户已享受现金红利583万元,平均每户2800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