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内测光原理

了解内测光原理

ID:47321171

大小:18.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了解内测光原理_第1页
了解内测光原理_第2页
了解内测光原理_第3页
了解内测光原理_第4页
了解内测光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了解内测光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测光:了解内测光原理要正确曝光,首先要准确测光,数码时代,相机本身都有测光系统,而且几乎都是“内测光”(TTL),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很大的方便。但机器毕竟是机器,拍摄对象千差万别,使用者还需要了解相机测光系统的工作原理,才能正确使用。        内测光的产生         早期的相机都没有测光系统,需要摄影师根据对拍摄现场光线的估计,来选择光圈系数和快门开启时间。这种方法需要摄影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根据不同的光线。        合适的曝光参数——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而且还要事先想到

2、,是根据景深范围先选择光圈,还是根据被摄体的运动状态,先选择快门,操作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单凭人的眼睛来估计曝光参数,误差可能是很大的。再者自然界的光线往往变化得非常快。当您选好曝光参数后,在按快门的瞬间,光线有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当时拍摄的成功率不可能很高。好在那个时代,人们主要是拍摄黑白照片。黑白胶卷有较大的宽容度,允许较大的曝光误差。而且在照片后期制作时,还可以进行校正。随着彩色胶卷的普及,对相机测光系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彩色胶卷的宽容度比较小,彩色反转片的宽容度更小,这就要求曝光更为

3、准确。因为曝光的失误,会严重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用人眼估计曝光参数的方法,也就显得太落后了,也难以满足彩色胶卷达到曝光准确的要求。        为了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和彩色摄影的需要,手持测光表便应运而生了。使用测光表,虽然可以较为精确地得到正确曝光所需的光圈和快门的曝光组合。但是手持测光表的检测范围,和相机所使用的镜头的视角不见得一样,尤其是对可更换镜头的单反相机。因此,测光值也会有一定的误差。另外使用测光表测光后,还要用手来调整光圈和快门,整个操作过程比较长,拍摄的效率是很低的。直到1962

4、年,在日本的宾得35mm单反相机上,首次实现内测光的方式。内测光也称TTL测光,这是Through The Lens三个英文字的字头,其意为通过镜头的测光方式。也就是将测光表安装在相机的内部,检测的光线是通过相机的镜头,才达到测光系统的测光元件。是单反相机内测光的示意图,A、B两点就是通常测光元件安装的位置。检测的光线是通过镜头达到测光系统的,和达到胶片表面的光线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内测光系统可以得到准确的测光值。而且这样一来,不管相机更换什么镜头,测光系统总是检测通过镜头射入的光线,不会存在测光

5、表和镜头的视角不同的问题了。         专业单反相机上都有一个取景器目镜遮挡片,主要是用在眼睛没有靠近取景器时(例如在自拍时),防止杂散光由目镜进入取景器内。杂散光进入取景器,将会干扰测光元件测光的准确性。现代的非专业级自动调焦单反相机,也都有一个目镜盖,或单独装在背带上,或直接设在背带上,需要使用时,将目镜的眼罩取下,再将其插在目镜上。这是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小细节,不注意常常会导致拍摄的失败。内测光的发展         内测光相机一经诞生,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尤其是对于经常更换镜头的相机

6、来说,内测光确实有独到的优势。因此,35mm单反相机全都走上了内测光的道路。120单反相机加装配件,也可以实现内测光。在旁轴取景相机中,采用镜间快门的相机,由于快门设在镜头中间,所以很难采用内测光装置。即使是到现在,采用镜间快门的旁轴取景相机,如各种轻便相机还是采用外测光的方式。但是采用焦平面快门的旁轴取景相机,如徕卡M6、M7,康泰时G2等,也都采用的是内测光系统。         相机的内测光方式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测光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单反相机取景器中观察到的景象,也是通过镜头的。调节镜

7、头的光圈,收小光圈就会减少镜头的进光量。所以早期的单反相机,需要全开光圈取景,然后再将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光圈再进行拍摄。此时相机的内测光系统,也只能在收缩光圈后,再进行测光,才能得到准确的测光值,操作起来也比较繁琐。现在单反相机的内测光系统,全部是全开光圈测光。取景和测光时镜头的光圈都是全开的,此时要设定拍摄时的光圈,相机的测光系统则是按照设定的光圈值进行测光。镜头的光圈也只是在按下快门按钮,在快门开启的瞬间才收缩到位。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就是取景时不受设定光圈的影响。取景时总是在镜头的最大光圈位置

8、上,保持取景器的明亮。设定的光圈值,通过电位器等电气设备将设定值送到测光系统,测光系统则按照光圈的设定值测光。现代自动调焦单反相机的镜头,很多镜头都是采用电动光圈。镜头本身没有光圈调节环,光圈是用机身上的操作盘来调节的。          内测光的测光元件,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的。硫化镉是内测光系统早期常用的测光元件,现在有的轻便相机,还用硫化镉做测光元件。硫化镉作为测光元件,最大的问题是记忆效应。即硫化镉对强光有记忆,如果刚刚对着光线很强的物体测光,马上将相机转向其他的目标时。硫化镉元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