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ID:47329019

大小:25.4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15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_第1页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_第2页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_第3页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_第4页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一、报告编写的基本准则  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现在有些项目完成详查后即进行开发而不再进行勘探,还有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2.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3.地质勘查工作与

2、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  5.各勘查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要求部署进行,取得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作为编写相应阶段勘查报告的依

3、据。  1  二、报告编写要求  1.报告编写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2.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以本要求模版及《固体矿产勘查/闭坑报告编写规范》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

4、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3.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4.地质勘查报告应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  5.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县××矿区××矿××

5、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2  6.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7.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三、普查报告编写模版  本模版适用于普查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或超过普查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模版时,可根据实

6、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普查报告按如下模版进行编写:  3  1封面:  页面设置:上下边距,左右边距2  3  4吉林XX矿普查报告  5  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实施/承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20二Ο一四年十二月  2122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扉页:  吉林XX矿普查报告  20XX年7月—20XX年12月  编写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

7、○?队项目负责人:张三技术负责人:  编  写  人:张三、李四、王小五报告审查人: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  提交单位:吉林XX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目录  第一章绪论  普查目的任务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以往工作评述本次工作情况  第二章区域地质第三章矿区地质第四章矿体地质  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和品级  矿体围岩和夹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区内共生矿产综合评价  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采样

8、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  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第七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普查工程质量评述  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