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

ID:47372998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10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专业:地理科学班级:09级1班姓名:组员:导师:二零一零年五月六日-12-目录前言第一章:嵩山地区自然、人文概况第二章:岩石一、岩浆岩二、沉积岩三、变质岩第三章:地质构造一、褶皱二、断裂三、节理四、平行不整合第四章:地壳发展历史第五章:矿产资源第六章:地貌一、流水地貌二、构造地貌三、黄土地貌小结-12-前言中岳嵩山,闻名海内外,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若不然,单说一个少林寺,必是响当当的吧!就我自身而言,从儿时的课本中得知中岳但疏于知识浅陋,不曾了解。此次,借校方组织的实习机会,我才得

2、以进一步认识神奇的它。嵩山,属秦岭东段伏牛山脉,其主脉东西横贯登封市北部,长达120华里,南北宽约40华里,东到密县白寨,西至洛阳龙门,北依黄河,南达箕山。它以独特的地质构造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其地质构造以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且经多次构造运动影响而依然保留着形态各异的构造行迹而闻名中外,它的发展及形成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运动过程中的产物。它经历了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Ar)、元古代(Pt)、中生代(Mz)、新生代(Cz),经历六次大的地壳运动:951年由院士张伯声确立并命

3、名的“嵩阳运动”,1954年,由张尔道确立的“中岳运动”,1958-1959年由王日伦等确立的“少林运动”,以及怀远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和新构造运动,在塑造嵩山的过程中,内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嵩山历经沧海桑田,因而形成的完整的地质地貌为地质界带来了无限的益处,它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以“中国最古老的山”名扬于世!单从科学研究价值方面来讲,它已经占尽了优势,尽显召唤的魔力。嵩山让无数的地质界的前辈为之献出青春和热血,张伯生、马杏垣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嵩山相映成辉,深深的影响着后来人。几

4、十年以来,以嵩山为师,成百上千的师生一次又一次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它的身旁学习、研究,他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已是地质学界的知名人士或单位的技术骨干,莘莘学子都憧憬和向往这一片神秘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武汉)地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地院以及省内各系统的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均对本地区投入了大量工作,出版和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大大提高了嵩山地区地质研究程度。我校自开设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来,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

5、培养,投入大量资金,给学生创设优良的实习条件。自我专业开实习先河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老师们本着爱岗敬业的精神,严谨对待每一次实习活动,老师们不断不积累带队和野外授课经验,不辞劳苦地寻找最为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力求把课本知识以最直观的方法展现在我们面前,再陡、再窄的山路,老师们永远走在最前面,给学生带来的动力超越了一切言语!每一届学生都在和老师的紧密配合中,学到了课堂难以感受到的抽象难懂知识,增强了学好这一专业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增添了动力,坚定了信念。在自己没有实习之前进实验室,看到那些岩石标本,只是新

6、奇而不知珍惜。当实习之后,想到实验室里一件件历届师兄师姐们不顾路途艰辛背回来的岩石标本,心里顿生感动与自责,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们也懂得珍惜”。-12-总之,嵩山的实习,不仅仅达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我认为,超越这一目的的是无穷的教育意义: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会了团结同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下的学生们所不能深切体会的,在这个大课堂中,我们获益匪浅!第一章嵩山地区自然人文地理概况嵩山属秦岭东段的伏牛山脉。《山海经·中次山

7、经》中记载:嵩山西起昆仑,过秦岭,进入河南后,经熊耳山、伏牛山、大苦山,东北到新密浮戏山,东到新郑的风后岭,嵩山主脉东西横贯登封市北部,长达20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嵩山的主体部分由少室山、太室山组成,即人们常说的御寨山、嵩山,位于东经112°44'~113°01',北纬34°27'~34°33',海拔在300—1500米之间,嵩山主峰海拔1491.6米,最高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太室、少室各有36峰,峰峰有名,自西汉其,嵩山七十二峰便已流传。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

8、神所居。因嵩山地处中原,故而称之为“嵩山”。嵩山的地质构造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且经多次构造运动影响,而保留着形态各异的构造形迹而闻名中外,嵩山历经了五个地质年代、至少四种内力作用、六种地壳运动从而形成了瑰丽多姿、美妙迷人的嵩山自然景观。它距今已有35亿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山之一。嵩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于7—9月,年均降水量598mm,年蒸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