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ID:47406865

大小:105.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1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_第1页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_第2页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_第3页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_第4页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dy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文献学1文献定义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其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论语正义》中认为“文”即“典策”,也就是书籍;“献”指秉礼贤者的学识。所以,古代多数学者在解释文献时,均认为“文”即典籍;“献”即贤士大夫的言论。元代马端临则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释,认为“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献”则泛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一词的概念有了变化,除泛指书籍外,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

2、,统称为历史文献。而在图书情报中,文献一词的含义更广,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出版物。现代广义文献范围更广,凡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均属文献范围。国家标准局于1985年1月31日公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分类文献又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古典文献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版印刷和手抄等古籍,以及碑铭拓本等。总之,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图书文件资料,均可称为古典文献,但不包括没有文字记载的文物。现代文献

3、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切文献资料。1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文献学是指对历史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总体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把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杂乱无章或古奥难懂的资料条理化、通俗化,为学习研究古籍者提供方便。48中医文献学是指对中医、中药历史文献进行编篡、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1六书定义“六书”始自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在自序中指出汉字发展的六条规律

4、,称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是字象实物,以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传单是集合两个以上的字以表示一个新的事物或意义。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就是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单纯用符号来指明事物。象形、指事、会意均是以字形来代表概念。形声“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是将意符与声符并用的造字方法

5、,用意符来表意,用声符来表音,但仍未跳出表意文字的范围。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转注是使一个单义字变成多义字,使原来不同意义的字变成能互相注释的同义字,扩大了字的用法。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是用同音字来互相代替,但两者之间毫无意义上的联系。转注、假借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使一个字具有了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同时,形声、转注、假借逐渐以字音为主,以音来表意,但汉字的基本规律,仍是以形为主。1汉语文字发展过程○文(最早发现于山东莒县,约三四千年以前,可能是汉字的祖型)

6、48甲骨文(约二三千年前)○文(周朝,出现于约公元前9世纪)小篆(秦朝,约公元前3世纪)隶书(汉)楷书(三国时期钟繇创)1从文献与文字学角度谈谈文献发展的经历我国古典文献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由刀刻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及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1甲骨文从近代出土文物中发现,我国最早的文字是记得在陶尊上的图像文字。现存时间较古的为甲骨文字。甲骨文字属殷商的中晚期文字,是当时史官保藏的重要文献,故为古典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金石文金石文包括金文与石文两类。金文是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铭文

7、或钟鼎文,自殷商开始,秦以前最多,一直延序到汉代,金文中记录了不少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文献的重要依据。石文是刻在石上的文字,秦以后较普遍用石刻代替金刻,最早的如“石鼓文”。3简牍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上的简牍。简策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它最早可能出现在殷商时期,东汉以后,逐渐被纸代替。4缣帛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又称帛书、卷子。帛书虽有书写方便等优点,但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用,故一方面简策与帛书同时流行,另一方面,三国魏晋以后,渐渐减少而最终被纸所代替。5纸魏晋三国以后,纸日渐通行。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

8、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传播知识,保存文献提供了方便。6印本隋唐时期是写本书的极盛时期,学术的传播,主要领先辗转传抄。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的流传即以雕版印刷为主了。雕版印刷的书籍称“印本”48,宋代是其黄金时期。明清时期,印书事业也十分兴盛,印本书籍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自19世纪中叶,石印、铜版印刷及铅字排印等新技术兴起后,逐渐取代了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从而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