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

ID:47428853

大小:88.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_第1页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_第2页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_第3页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_第4页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著赏析之人物——曹操》教学设计(普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赏析<三国演义>之司马懿》教学设计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陈奇【教材分析】1、教材:本课程名称是《名人名作赏析》,课型是文学赏析课,选修课,教材自编。教材主要来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之一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以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版和2010版)作为形象载体,从语言文字和视觉形象等多方面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和剧集进行通俗生动的讲述,脉络清晰明了,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中的文学人物,进而对中国文学古典名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全新的理解。2、教学内容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八

2、回以前,曹操以草莽的身份出现在东汉末期的政治舞台,直至他去世。为了更好地赏析曹操这一人物,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电视剧《三国演义》(10版)的欣赏,从电视剧的视觉入手,直接、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这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教会学生通过文本的精分析、理解司马懿这一人物的精髓。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09机电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赏析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红楼梦》。在本课程中,已经了解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对重点人物如诸葛

3、亮、张飞、关羽等人物有所了解。《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大部分学生对这部作品并不陌生,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但对该作品只停留在只言片语、纷乱零散的状态,由于年龄较小、经历不够、欣赏水平不高、对文字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等原因,学生对原著的精髓、人物的理解不够,没有完整、客观的认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描绘没有一定的审美标准,甚至是片面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并说出围绕司马懿这一人物叙述了哪些人和事,对司马懿有一个较为完整而全新的认识。2、能指认出视频和文本中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刻画人物的综合

4、表现手法分析人物性格。(二)能力目标1、欣赏、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其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学会运用刻画人物的综合表现手法分析人物性格。3、学习司马懿身上的优点,古为今用,运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三)情感目标通过文本和视频品读司马懿这一人物,体会人物复杂而多变的内心世界,丰富个人情感。【教学重点】66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司马懿这一人物,对司马懿有一个较为完整而全新的认识。2、学会运用刻画人物的综合表现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通过品读司马懿这一人物,体会人物复杂而多变的内心世界,丰富的个人情感。2、对司马懿有一个完整而全新的

5、认识。【教学策略及方法】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根据中职生对视觉形象感兴趣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视频与文本相结合,运用新颖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由视频入手再回归到文本,进而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以及对这部文学名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鉴赏能力。诵读法、阅读体验法、情感教学法、对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多元理论式教学法等。【教学资源】1、教学资料:罗贯中《三国演义》(节选)、电视剧《三国演义》(2010版)(节选)、多媒体课件2、教学场所:09机电2、09文秘教室3、教学设备:

6、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1、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国演义》的一些内容,如故事梗概、作者简介和著名的几大战役,也赏析了《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大家知道吗,能够和诸葛亮作对手的是谁?有哪几个?2、那么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赏析——司马懿。1、积极思考,回答问题。2、明确学习目标。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综合赏析(一)1、检查课前预习,请同学讲讲“官渡之战”这个故事。▲袁绍败在哪里?曹操赢在哪里?▲官渡之战的胜负手在什么地方?通过

7、讲述“火烧乌巢”得出结论:袁绍不会用人。袁绍在用人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讲故事;回答问题。(战线分散、粮草被烧)1、明确讲故事的要素。2、归纳以往人们普遍对曹操的印象。3、引出下文。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学会讲故事的要素,引出人们对曹操的印象:礼贤下士,甚至有点虚伪。66曹操的军事才能2、选取重点段落分析: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节选)——“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一文节选段落。回答问题:▲袁绍败在哪里?(从原著中寻找答案)▲曹操赢在哪里?(从原著中寻找答案)▲该段运用哪些手法刻画曹操这一人物?教师明确: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让我们

8、看到的是曹操不但喜欢招揽人才,而且对于来的人他都能善用,并且用人不疑。而袁绍是“疑所不当疑,信所不当信”。相比之下,曹操并不虚伪。1、诵读文本。2、回答相应问题。1、交代“乌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