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布置计算

高程布置计算

ID:47467647

大小:25.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1

高程布置计算_第1页
高程布置计算_第2页
高程布置计算_第3页
高程布置计算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程布置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3高程布置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两构筑物之间的水面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水头损失。水头损失通过计算确定,并留有发展余地当各项水头损失确定之后,便可进行构筑物高程布置。构筑物高程布置与厂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所采用的构筑物形式有关。为使土方量平衡,在进行高程布置时,以清水池最高水位与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相平为依据。7.3.1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与构筑物的型式和构造有关,具体根据设计手册第3册表15-13(P865)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7-2净水构筑物水头损失估算值构筑物名称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絮凝

2、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水头损失(m)0.30.10.22.57.3.2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水头损失一般应通过计算确定,也可参照规范进行估算,并考虑水头跌落损失,本次设计构筑物内部的水头损失参照规范,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通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式中hf-两构筑物之间的沿程损失,m;hj-两构筑物之间的局部损失,m;i-管道坡度;l-管道长度,m;v-管道流速,m/s;1.清水池至吸水井清水池到吸水井管线长15m,管径DN1000,最大时流量Q=640L/s,查水力计算表可知,水力坡度i=0.00072,v=0.82m/s,沿线设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06,

3、1.0,1.0,则管线中的水头损失为:设计中取=0.09m2.滤池到清水池滤池到清水池之间的管线长为15m,设两根管,管径为DN800,每根流量为429L/s查水力计算表,v=0.89m/s,i=0.00125,沿线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是0.06,1.0,1.0,则水头损失设计中取=0.11m滤池的最大作用水头为2.0-2.5m,设计中取2.3m。2.沉淀池到滤池沉淀池到滤池管长为L=15m,Q=0.859m3/s,v=1.05m/s,DN1000,i=0.00128,沿线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是0.06,1.0,1.0,则水头损失设计中取=0.1

4、4m表7-3水厂各构筑物名称水头损失(m)絮凝池至沉淀池0.05沉淀池至滤池0.14滤池至清水池0.11清水池至吸水井0.09当各项水头损失确定之后,便可进行构筑物高程布置。构筑物高程布置与水厂地形、地质条件及所采用的构筑物形式有关。当地形有自然坡度时,有利于高程布置,当地形平坦时,高程布置既要避免清水池埋入地下过深,又应避免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在地面上抬高而增加造价,尤其当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时。本设计把水厂地面标高定位清水池的水面标高。由此来计算其他各个构筑物的高程。7.3.3高程计算设地面的高程为10m1.清水池的高程计算清水池的水面标高=地面标高=10.00m;清水池的池

5、底标高=清水池的水面标高-有效水深=10.00-4.00=6.00m;超高采用0.5m。2.V型滤池的高程计算滤池的水面标高=清水池的水面标高+滤池至清水池之间的水头损失+滤池自身的水头损失=10.00+0.11+2.5=12.61m;滤池的池底标高=滤池的水面标高-有效水深=12.61-3.6=9.01m;超高采用0.4m。3.平流沉淀池的高程计算沉淀池的水面标高=滤池的水面标高+沉淀池至滤池之间的水头损失+沉淀池自身的水头损失=12.61+0.14+0.2=12.95m;沉淀池的池底标高=沉淀池的水面标高-有效水深=12.95-3.5=9.45m;超高采用0.5m。4.絮凝池的

6、高程计算絮凝池与沉淀池连接渠水面标高=沉淀池的水面标高+沉淀池配水穿孔墙的水头损失=12.95+0.05=13.00m;絮凝池水面标高=沉淀池与反应池连接渠水面标高+反应池的水头损失=13.00+0.3=13.30m;絮凝池的池底标高=絮凝池池的水面标高-有效水深=13.30-3.7=9.60m;超高采用0.3m。5.吸水井的高程计算吸水井的水面标高=清水池的水面标高-清水池至吸水井之间的水头损失=10.00-0.09=9.91m;吸水井的池底标高=吸水井的水面标高-有效水深=9.91-4.8=5.11m;净水构筑的高程布置采用目前常用的高架式布置形式,因为高架式布置时,主要净水构

7、筑物池底埋设地面下较浅,构筑物大部分高出地面,从而造价较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