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

ID:47517174

大小:814.22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9-13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_第1页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_第2页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_第3页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_第4页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篇集中供热(讲稿)第一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2学时)第一节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1学时)1要点热负荷的分类(供暖,通风,生活,生产);热负荷特征(常年、季节);热负荷的概算2重点:面积热指标概算法、城市规划指标概算法;通风设计热负荷概算。3难点一个供热系统的综合面积热指标(平均面积热指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指标法。引言: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季节性热负荷、常年性热负荷4.季节性热负荷季节性热负荷的特点:与季节相关的热负荷,如冬季供暖热负荷、夏季供冷热负荷,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室外气温。季节性热负荷一年四季有很大的变化。供暖热

2、负荷、通风热负荷、空调热负荷等是季节性热负荷。2.常年性热负荷其特点,一年四季都有的热负荷,和季节无关。负荷大小受室外气温影响不大,如生活用热(主要指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生产工艺用热量直接取决于生产状况。热水供热系统的用热量与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以及居民成分等有关,全天变化较大。集中供热负荷的概算特点:编制集中供热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于已有的各类建筑物往往无法取得全部、准确设计热负荷;对于规划新增的建筑物,这个阶段也没有准确的负荷。可见,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初期不可能获得全部建筑物的、准确计算得的设计热负荷。通常就是,也只能是通过概算方法来确定集中供

3、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供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方法引言:体积热指标概算法、面积热指标概算法、城市规划指标概算法。(一)体积热指标法1>体积热指标概算公式:'=(—')x10-3QqVttkW(6-1)wnwnv式中Q—一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n3・V——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Wt——供暖室内计算温度,°C;t——供暖室外计算温度,°C;Wq--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3-°c,它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V3建筑物外围体积的供暖热负荷。「C时,每1m2体积热指标qv的影响因素: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体型系数对q的影响V体型系数:建筑物

4、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建筑体形系数中所指的外表面积不包括女儿墙,也不包括屋面层的楼梯间与设备用房等的墙体。突出墙面的构件如空调板在计算时忽略掉,按完整的墙体计算即可。即S=FO/VO。它实质上是指单位建筑体积所分摊到的外表面积。体积小、体形复杂的建筑,以及平房和低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大,对节能不利;体积大、体形简单的建筑,以及多层和高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小,对节能较为有利。如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则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型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建筑物的窗墙比建筑

5、物门窗的气密性。3降低供暖热负荷的方法: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即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减小外维护结构的表面积减小建筑物的窗墙比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通过有效地整体规划,从朝向、间距、体形等保证单体建筑受太阳辐射面积最大;增加建筑物的保温性能4体积热指标qv通常用于工业厂房和大空间建筑的负荷估算。5体积热指标qv可从有关手册获取,或调查同类型建筑。(二)面积热指标法1面积热指标法,我下式进行概算:'-3QnqfF10kW(6-2)式中Q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n2・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面积热指标与建筑物平面积没有直接的关系。供暖热负荷大小

6、主要取决于外围护结构(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热量的多少,虽然它与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层高有关,但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画图)3供暖面积热指标法主要用在城市集中供热民用建筑的热负荷概算中。我国《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40)给出的供暖面积热指标的推荐值,见附录6-1o面积热指标的来源4供暖热指标和地区无关5供暖热指标不能用于单个房间的负荷计算(三)城市规划指标法1:城市规划指标:当各类型的建筑物面积、形状、大小等尚未具体落实时,可用城市规划指标来估算整个新区的供暖设计负荷。2城市规划指标确定:首先确定城市的居住人口,然后根据城市人均建筑面积,城市住

7、宅与公共建筑的建筑比例指标,来估算城市的综合供暖热指标值(平均面积热指标)。C总规)附录6-1给出《热网规范》推荐的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居住区综合供暖面积热指标值为60-67W/m2°此数据是根据北京市许多居住街区的规划资料,按居住区公共建筑占居住区总建筑面积的44%和公共建筑的平均供暖热指标为住宅的4.3倍条件估算的。当然,各个地区和街区建设情况不同,综合热指标值会有不小的差别。利用城市规划指标确定供热规划热负荷的方法,目前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应用。二、通风设计热负荷概算方法在供暖季节中,通过空气加热器(或其他通风专用设备)加热从室外进入的新鲜空气所消耗的热量,

8、称为通风热负荷。由于通风系统的使用和各班次工作情况不同,一般公共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