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ID:47535857

大小:4.0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1-13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1页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2页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3页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4页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第一节沉积构造标志一、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沉积环境(相)分析:对指示环境的标志进行分析,与沉积环境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成因标志: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各种特征。包括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古生态、接触关系、沉积序列(剖面)以及沉积岩体的形态分布等,但概括起来可归属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方面标志。    沉积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的不均一性而形成的岩石宏观特征。其规模一般较大,多在野外露头上及岩芯中可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    根据其形成时间划

2、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    根据沉积构造的成因性质可分为三类: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原生)。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

3、,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形成的构造(原生)。二、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流动构造    (1)层面构造    1.波痕     2.细流痕      3.剥离线理       4.冲刷痕        5.压刻痕    (2)层理构造         1.层理构造的术语          2.层理构造的类型    (3)再作用面构造  (二)准同生变形构造  (三)暴露构造  (一)流动构造    是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动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形成的构造

4、。流动构造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沉积构造。(1)层面构造    在沉积岩的顶面或底面上形成的构造。如: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1.波痕    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痕迹。波痕形态要素    脊点(C,D):最高点    谷点(A,B):最低点    向流面:面向流动方向的缓倾斜面    背流面:背向流动方向的陡倾斜面    波长(L):相邻的两个脊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H):波痕的脊点与谷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痕指数(RI):波长与波高之比(L/H)    对称指数(RSI):向流面水平投影长

5、度与背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之比(L1/L2)波痕的内部构造及形成机理及实例前积纹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    随介质能量的减弱和悬浮载荷的增加,前积纹层形态:直线型→切线型→凹型→S型波痕的类型:    波痕的大小、形态、对称性、介质类型各有不同。按介质类型分为:    A.水流波痕;    B.波浪波痕;    C.干涉波痕和改造波痕;    D.弧立波痕;    E.风成波痕A.水流波痕(由单向水流产生)    按大小,分4类:小型水流波痕、大型水流波痕、巨型水流波痕、逆行砂丘。按波脊形态,分为5-6类:随水深减小和流速增大,直线形→波曲形→链形→舌形→新

6、月形→菱形。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水流波痕按大小分为:    大型水流波痕:波长60~30cm,波高为6~1.5m,波痕指数大于15。主要产生于中、粗粒床沙中。    巨型水流波痕:波长大于30m,波高可达数米,波痕指数大于30。波脊以直线形为主,多分布在较深的浅海和大型河流中。    逆行砂丘:浅水急流(Fr>1),其水面波形与底形波痕一致(属同相波),与一般波痕形成作用相反,背流面一侧侵蚀,向流面一侧进行堆积。所以实际上它是向上游方向移动的,故称为逆行沙丘。它多见于海滩、潮坪、河流环境。B、波浪波痕是由波浪作用于床沙表面而产生的波痕,据其对称程度可分为:

7、对称波浪波痕和不对称波浪波痕。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振荡运动形成、流体质点在表面呈园形轨道,向下变为来回运动,反复作用结果形成“人”字形内部构造和对称形态。不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运动时往复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在滨岸地区,由于水体运动受海底摩擦作用的影响,波浪向陆的速度大于向海运动的速度,故波痕形成方式和单向水流的波痕相似,内部只有一个方向的前积层。可以按直线形流水波痕的描述方法进行。不对称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的区别:    ①浪成波痕的波脊多出现分叉与会合的特点,水流波痕波脊则多中断并被别的脊代替;    ②浪成波痕的波长多小于4.5cm,波痕指数(RI

8、)<15,而水流波痕的RI>15,浪成波痕的对称指数RSI<3.8,而水流波痕的RSI>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