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ID:47565791

大小:10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15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一、概况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隧道洞内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路面厚度为26cm水泥混凝土,其中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5Mpa,混凝土标号不小于25号,路面下设15cm厚C15素混凝土整平层。某Ⅰ隧道左线全长829m,路面板数量为6798m2;Ⅰ隧道右线全长820m,路面板数量为6724m2;某Ⅱ隧道左线全长791m,路面板数量为6486m2;Ⅱ隧道右线全长804m,路面板数量为6593m2;某隧道总长3244m,路面总数量26601m2。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隧道路面

2、工序划分洞内路面在隧道衬砌完成后由一端向另一端洞口方向施工。。路面砼铺筑分幅分块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包括:路面基层施工与养生;测量放样;模板制作安装;传力杆的制作、安装;混凝土生产、运输、摊铺、捣固;路面表面平整(提浆初振平,精平);切缝、刻纹、嵌缝、养生等。2、C15砼调平层施工:C15砼调平层为15㎝,砼调平层作为路面的持力层,且联接碎石与基岩,受力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为保证调平层有良好的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刚度,施工中应注意:①、C15砼配合比:水泥:细集料:粗集料:

3、水=1:0.64:2.43:3.8,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同时控制好骨料,此为调平层密实度的关键。②、调平层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与路面的坡度一致,施工时每5m挂线一处,并时时拉线检查,严格控制表面标,保证面层有足够的厚度。学习好帮手......2、路面施工前提条件①、路面基层施工完成,经检查,其几何尺寸、标高、纵横向坡度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表面干净,排水通畅,且经过了必要的养生,养生期不得小于7d。②、中线、水平控制点布设准确合理,测量放样工作细致到位。基层检查合格后,进行测量放样,按每20m一个中线桩

4、恢复中线,并放出待施工节块的支模边线;标高由边线周围明确测放出的水平基准点控制。③、砼配合比设计满足设计要求,路面施工方案及分项开工报告已报批准,技术交底及岗前培训工作已完成。④、模板制作完成,其强度、刚度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拼装误差等符合规范要求。⑤、砼拌和站、砼运输车、摊铺机、振动器及路面切缝机、刻纹机等机械设备性能先进,配套合理,运转正常。⑥、水泥、砂、石料等砼原材料质量合格,数量满足1.5~2.5倍拟施工段落长度的需要;路面中预埋的钢筋网片、拉杆、传力杆等规格、数量满足施工需要。⑦、路面施工作业区段照明

5、、供水等条件满足施工需要。3、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和运输①、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施工,其搅拌站宜根据施工顺序和运输工具设置,搅拌机的容量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和施工进度配置。现场宜有备用的搅拌机和发电机组。②、投入搅拌机每盘的拌合物数量,应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计算确定。③、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前,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搅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④、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⑤、混凝土拌合物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性能和拌合物的和

6、易性确定。最短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且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3倍。学习好帮手......⑥、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当运距较远时,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后,运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⑦、装运混凝土拌合物,不应漏浆,并应防止离析。夏季和冬季施工,必要时应有遮盖或保温措施。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m。4、模板安装及拆模①、模板应采用钢模,其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根据近年来隧道砼路面

7、的施工实践,砼路面施工我们采用新槽钢做边模,以确保其刚度和强度。②、模板安装前,在基层上应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放样;每20m应设中心桩;每100m布设临时水准点;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缩缝位置。然后,沿立模边线将其贴立在基层顶面,对个别不平整处采取支持措施,并用砂浆填塞;模板长度为3.0m,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使接头连接紧密;模板侧面每1米设置一处固定装置,保证在浇注砼时能经受冲击和振动。最后,在模板上设置固定拉杆、传力杆插孔。③、模板安装应确保立模的平面位置、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模板高度偏差为±1m

8、m,局部偏差为±2mm;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与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表面应涂隔离剂。④、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时方可拆模。达不到要求,不能拆除端模时,可控出一块面板,重新起头摊铺。⑤拆模不得损坏板边、板角和传力杆、拉杆周围的混凝土,也不能造成传力杆和拉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