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

ID:47587332

大小:56.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1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_第1页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_第2页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_第3页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_第4页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1海淀区义务教育学校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展示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刘春芳首师大附中第一分校15120095657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学科语文学段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年级八年级教材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课标》对写作训练的选材,学生写作兴趣有宏观的指引。并且同时提出“重视引

2、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写作训练策略,建议“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的建议为本设计中利用网络平台促学生作文展示和互评的策略提供启发。总之,《课标》对于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本课教学设计中关于写作训练材料选择,写作训练活动设计的重要理据。2.《北京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21条改进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

3、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同时,《意见》主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成果。3.知识的建构与分类:写作是一项系统的智力活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作为记叙文写作的层级技能中的一点,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既有“抒情、议论的定义、关系、特点”等“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又有“如何在记叙中恰当结合抒情议论”等“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因此,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的教学设计当中,帮助学生建构有关的写作知识体系非常重要。2.教

4、学背景分析1.学段背景:在初中三年写作能力的整体规划中,初一年级求真,初二侧重抒情,初三侧重悟理。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记叙能力,能够较为完整、流畅地记叙事件过程,并且通过初一初二阶段“写清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等基本叙事能力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记叙和描写能力。而本单元的的写作能力训练是在前期写作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记叙中有意识、有技巧地结合抒情议论,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记叙文写作的水平。1.学情背景:本班学生基

5、础较好,具备较好的记叙和描写能力。为了建立写作与学生生活的关联,老师在作文拟题时一直注意“从生活中找米”,“从学生生活中找题目”,本次作文题目为《午·食堂》,一方面服务于本班要承办校园广播同主题活动,另一方面也是立足于学生关注的校园生活素材,让学生有故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发。在收上来的本班30份作文中,关注学生“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的能力,分析如下:本班有3人可以在记叙中有机结合抒情、议论,结尾能够借助抒情议论提升文章意蕴,有6人在结尾处中结合抒情议论点题,较为深刻到位,有15人在结尾处使

6、用抒情议论,一笔带过,并不深入。有1人记叙流水账,另外还有5人抒情议论过多,占文章三分之一篇幅,淹没叙事。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给学生安排了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并且严格编号的小组。如,22表示第二小组中结尾能够使用抒情议论但不够深刻的同学,严密的小组分工能让后续的评价更加科学。另外,由学情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孩子是具备一定的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的能力和意识的,确切的说,学生长期被灌输的点题意识决定了他们能够在结尾处或行文字里行间使用抒情议论,但这种意识是模糊的、无技巧的。因此,优化记叙文中的抒情、

7、议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阅读名篇,能够找出记叙中的抒情议论,并在具体语境中认识其作用。2.阅读名篇,理解并整合记叙中抒情议论的特点及角度,积累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3.在具体的记叙文写作实践中学会借助相关写作知识缘事而发,恰当结合抒情议论。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一、教学流程图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活动形成能力及效果环节一:名篇引路,建构写作知识活动一:寻找写作金点子能够找出记叙中的抒情议论,并认识其作用。理解并整合记叙中抒情议论的特点及角度积累写作经验和

8、技巧环节二:写作训练,落实具体能力活动二:微写作挑战升级赛建构意识形成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名篇引路,建构写作知识1、课前准备(1)每周作文:以《午·食堂》为标题,写一个片段。(2)分析交流: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分析本次作文训练中“抒情议论”角度的问题,并在全班交流,并整合成几个大问题。并且对抒情议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3)名篇引路:泛读《我的老师》、《最后一课》、《目送》、《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四篇文章,划出文章中议论抒情语段,并分析其作用。2、寻找“记叙中结合抒情”写作金点子【找一找】再读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