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7615627

大小:241.8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09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沙市中学2018级高一下学期五月份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下列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B.摩擦起电的本质是通过做功创造出电荷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D.动量是矢量,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少等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选项A错误;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出电荷,选项B错误;用丝绸

2、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选项C错误;动量是矢量,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通常体积小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B.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实际上是不存在C.静电力常量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电荷量的乘积成反比D.大的带电体都不能看作点电荷【答案】B【解析】【详解】点电荷是理想化物理模型,电荷的形状、体积和电荷量对分析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就可以看成是点电荷,并不是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大的带电体也不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故AD错误;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

3、点电荷是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选项B正确;静电力常量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电荷之间的距离无关,选项C错误.3.如图,物体质量m=10kg,用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的力F拉物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g=10m/s2)A.重力做的功为500JB.拉力大小为20NC.摩擦力做的功为-100JD.拉力做的功为125J【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功的公式W=Fxcosθ可知,重力做的功为零,选项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而Wf=-fx=-100J,则拉力大小为WF=100J,选项C正确,BD错误。4

4、.如图,质量为m物体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劈上,用力F向右推劈,使物体与劈保持相对静止。在前进的水平位移为L的过程中,劈对物体做的功为A.FLB.mgLtanθC.mgLcosθD.mgLsinθ【答案】B【解析】【详解】m与楔形物体相对静止,二者必定都向右加速运动。即m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右,画出m的受力图,根据几何关系得:;所以支持力做的功为:W=NL•sinθ=mgLtanθ,故选B。5.在同一高处的某一点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相等的速率v0分别竖直上抛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从抛出到刚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等B.从抛出到刚着地

5、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的冲量相等C.从抛出到刚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D.两球刚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在高处某一点将两个重力相同的小球以相同速率v0分别竖直上抛和平抛,可知小球初始高度相等,质量相等,重力做功为WG=mgh,可知从抛出到刚着地,重力对两球所做的功相等,故A正确。根据I=mgt可知,因上抛物体落地的时间较长,可知重力的冲量较大,选项B错误;由功率:可知,从抛出到刚着地,重力对两球的平均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v2=mv02+mgh,则上抛和平抛的物体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相同,但是由于速

6、度的方向不同,根据P=mgvy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故D错误。6.从某一高处平抛一物体,物体着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角,取地面处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刚抛出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A.3:1B.3:4C.1:3D.1:4【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做平抛运动,假设落地速度为v,由于落地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故水平分速度为:v0=vx=vcosα:竖直分速度为:vy=vsinα;由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故v0=vx=vcosα;由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故高度为:;抛出时的动能为:;抛出时的势能为:;因而动能与势能之

7、比为,故选A。7.如图,有三个不同的斜轨道,高度相同,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也相同,其中甲是直线轨道,乙是两个直线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的轨道,丙是曲线轨道。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三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从轨道顶部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和v3,则:A.v1>v2>v3B.v1=v2>v3C.v1=v2

8、1=v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