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

ID:47631250

大小:10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7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_第1页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_第2页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_第3页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_第4页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及中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匆忙走赴南方的雁阵呼唤你怀抱屮的鸟儿,金色的风拖曳着清凉的尾巴,拂过你斑驳的衣襟,你就知道,那朔风凌厉的季节正在逼近,可你只是淡然一笑一一你全身心的爱,又一轮结出满树丰硕的梦想;你以宁折勿曲的坚韧,再度hE()卫了人格的尊严。解析:“奔”是多音字,可读作"ben,ben";"捍卫”不要写作“翰卫”。答案:ben捍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国家和

2、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②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A.适合防治因而B.适合防止却C.契合防止因而D.契合防治却解析:此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契合”就是“配合得很好”的。“适合”就是合适,适用的意思,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防治:预防和治疗(疾病、病虫害等)。根据词语意思与语境结合。答案:D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

3、一项是()(2分)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一阵杜鹃啼,;一阵风起,O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解析:本道题考查语句衔接能力,注意根据前后语境进行选择,采用排除法。笫一空,根据“雷”的特点可知,雷雨时候乌云涌动,应该填③;第二空,注意抓住前面的“杜鹃”,杜鹃开放显然是“一山桃花”;第三空,抓住前面的“一阵风起”,风吹起柳絮,显然是②。答案:B4.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

4、用上一个成语。(3分)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注意观察顺序,表达要条理,语句要简洁,再是要切合具体要求,如至少运用上一个成语。答案:I田i面由外倾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组成。I田i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右下角题写着“无人亦自芳”字样。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自励品性、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2.将

5、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5分)①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彖传神地表现出来。②陶渊明《饮酒(其五)》以“,”写出了人之闲逸而自在,山之静穆而高远,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③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情调高亢,气势磅礴,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价值追求。④泉水激石,泠泠作响;,o,。,;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答案: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6、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名著阅读。(2分)上了讲台,把颤抖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仰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以上文字选自作家的长篇小说《》,选文中“他”这一人物名叫。小说通过、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守家而又爱国、软弱忍从而又不屈抗争的特定时代知识分子的形彖。解析:本题

7、考查《四世同堂》这部名著知识的掌握。答案:老舍四世同堂祁瑞宣娶韵梅为妻支持瑞全出走抗曰综合性学习。(4分)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I■専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2.“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仁”字字形、具体语境的解释能力。F答案:丿人人平等博爱、仁爱&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2分)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②厩

8、焚。子退朝,口:“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燮《墨竹图题诗》)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