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

ID:47648332

大小:5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31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1页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2页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3页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4页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老舍“逃难”散文的文化心理透析  内容摘要:自1937年“七七”事变掀起抗日战争至1945年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八年间,老舍受战局的影响而不得不辗转青岛、济南、武汉、重庆等多地,过着犹如“逃难”般的生活。期间,发表散文百余篇。通过分析这些散文,透视老舍的文化心理,为我们洞晓老舍对人生价值、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复兴的种种期盼与眷念。中国论文网/9/view-13049128.htm  关键词:老舍“逃难”境遇散文文化心理  在对老舍自1937年至1945年百余篇,专业.专注..word格式,散文的文化心理分析中,这一时期的散文,无论是内容还是

2、写法都浸润着“逃难”般的文化追梦。事实上,八年抗战打破了老舍原本安稳的生活,也对其心理状态带来了深刻影响。老舍也曾发出“是流亡、是酸苦、是贫寒、是兴奋、是抗战”的感喟。藉由这些散文,我们从中寻觅老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家庭亲情的思念,对国家荣辱兴旺的忧思情怀,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灵呼号。  一.“逃难”中仍坚守“歌颂英雄的战绩”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局的变化对老舍的生活带来了最大影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北平失陷,天津、青岛、济南,专业.专注..word格式,等地也遭遇炮灰的冲击,老舍从北平到济南,再到天津被毒打,一路颠沛流离般的奔走,着实不是一种“

3、逃难”生活的写照。面对战争,平民恐慌,一些文人不得不选择逃难,对于此刻的老舍,内心却感到深深地“顾虑与迟疑”。为什么顾虑,为什么又迟疑。这个答案,可以从《八方风雨》中寻觅老舍内心的纠结。他曾言,如果独自逃亡,于心不舍得;如果全家逃亡,着实又太过危险。此刻的老舍,心灵是凄凉的。最终老舍选择的是家眷不动,独自南下,而在动身之际,接到电报“沪紧缓来”,只好转向济南。而在济南不足三个月,又不得不南下武汉,从此过着远离妻儿的“逃难”生活。面对战争,老舍的内心并不恐惧,面对现实,老舍又从对生命价值的反思与坚守中,咬定了选择“奋斗”的决心――要让生命获得的有价值。在《三个月来的

4、济南》中,我们看到,老舍之所以选择“保命”,并非是为了独活,而是为了更远大的理想,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救国梦想。从“逃亡更能够激进,让人努力”这些文字中,老舍对北方的军事局面进行冷静分析,之所以节节战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军队与军队、军队与人民之间缺失组织与协调是最重要的原因。于是,从散文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对敌人的憎恨与对国家危亡时的忧,专业.专注..word格式,虑,更加坚定了老舍,要从“歌颂英雄”、“暴露罪行”上,给予广大民众以正确的视听。  老舍选择抗战文艺路线,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歌颂英雄,揭露日军的罪行。怀着对英雄的崇拜,老舍针锋相

5、对地抨击了日军的罪行。在《轰炸》中,老舍表现出对抗日英雄的赞美,他们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象征,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英雄。同样,在《张自忠将军的战绩与殉国经过述略》中,老舍通过文字,来歌颂张自忠将军,特别是对其殉国的经过进行了专门讲述,也为军史留下了宝贵材料。从这些文字里,张将军为了组织抗日,与战士们奋勇杀敌,面对枪林弹雨,战号一响,,专业.专注..word格式,张将军带领队伍冲锋在前,最后舍身为国,英勇牺牲。张将军的精诚感召了部下,也鼓舞了队伍的士气,在张将军的率领下,我们的队伍面对日军的炮火,宁可被炸死,也要死的有价值。同样,在老舍创作的话剧《张自忠》中,剧本中多次提

6、到张将军的治军方略,以及张将军对待士兵、对待百姓、对待自己的性格特色,不愧为抗日民族英雄,也让中国人民记住了张将军,从中映射出老舍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歌颂抗战英雄的同时,老舍也不忘投身于革命洪流。在《归自西北》中,老舍走进敌后根据地,跟随革命战士慰问团,深入到民间,来歌颂民族英雄。当来到豫西黄龙山时,原来这里都是“土匪窝”,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土匪”。原来,抗日擂鼓的鼓点,鼓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面对日军的烧杀侵略,即便是“土匪”都难以接受,纷纷参加了抗日英雄队伍,成为豫西抗击日军的民间武装力量。在《悼赵玉三司机师》中,老舍将目光锁定了平凡而伟大的汽车司机。因为这

7、些司机,他们虽然做的是普通的工作,但他们的死,却是伟大而光荣的。他们的英勇事迹,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崇敬他们,爱戴他们。,专业.专注..word格式,  在宣扬抗战,激励民气,争做“文艺界尽职的小卒”时,老舍在其散文中,也对敌人,对民间社会文化的弱点进行了揭露。在老舍的“逃难”生活中,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亲历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在《吊济南》一文中,老舍写了济南遭受日军炮灰袭击的悲惨景象,整个济南城,烟火纷飞,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狼藉。原来的湖山,已经被炮灰所遮盖,迷蒙的济南,像是“蒙羞”了。在《且讲私仇》中,老舍对日军的罪行进行抨击和揭露,东北的日军、北平、天津的

8、日军,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