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心化地影响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

ID:47728188

大小:27.4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02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_第1页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_第2页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_第3页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_第4页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空心化地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档产业空心化的影响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接连出现企业倒巧潮和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等现象,呈现出"离本止化"和"离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引发学者对国内产业空心化的探讨。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效期内,新兴产业能否弥补低端制造业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白成为区域化解产业空心化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发达经济体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出现过不同程度产业空心化现象,在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格局下,如何在价值链重构中抢占先机,值得深思。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推崇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创

2、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共识,经济全面进入"提质増效"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总结美、日两国的产业空心化影响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中国产业空心化趋势及影响。本文在充分了解产业空心化趋势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同时,要积极肯定其正面效应,以期我国政府通过正确的引导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词:产业空心化负面效应离制造业结构升级引言众所周知,只有制造业是现代社会的中心。正如亚当·斯密所言,“一个国家的财富不是货币的数量,而是其人民的生产能力”。经济系统的核心不是交换的自由

3、度,而是整个体系的生产能力。乔·瑞恩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业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生产能力。制造业缺乏的国家和民族很容易被制造业强势的国家控制。所有国家,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制造业来保证自身的经济独立和促进经济长期繁荣。郝金刚(2011)认为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实业创造财富,是经济的根本。非实业则不能创造财富,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业的发展。但是,一个一味靠非实业带动实业发展的经济体制本就是不合理的,一旦遭遇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就面临瘫痪的威胁。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

4、《世界经济霸权文档15O0—1990》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经济的最重要特性就是“生产性”。从“生产性”到“非生产性”的转变,是世界上大多霸权国家所经历的过程,也是这些国家经济由盛到衰的演变历程。王志伟(2011)认为,这种转变不仅是霸权国家盛衰的基础,也是一般国家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基础。戈娟芳(2010)认为:人们对产业空心化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原因在于产业空心化很容易导致一个地区的产业在某种要素或产品上依赖外部市场,使得区域产业萎缩乃至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如果任由这种“实业空心化”

5、发展下去,随着产业资本不断流向资产市场和虚拟经济,“实业空心化”导致的泡沫经济会愈演愈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靠资产价格连续暴涨来带动,一旦泡沫破裂,对国民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充分的掌握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引导路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一、中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任何经济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客观存在性,在探寻经济现象产生根源的同时,要从正反两面来看待该现象。产业空心化趋势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隐患,但有"危"才有"机",在探寻空心化趋势负面效应的同时,

6、从正面效应看待这一现象,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也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产业空心化是在21世纪初才出现的,目前尚处于局部产业空心化状态,产业空心化表现出两面性。胡春力(2011)认为产业空心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一系列后果,我国目前经济领域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无不与此有关。产业结构空心化造成我国产业所创造的附加值持续走低。积累能力和再投入能力薄弱,产业间的低端分工地位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初级加工产业且产品的附加值很低。两个因素的迭加,造成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附加值率持续

7、下降趋势。这也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的积累能力、投资能力和R&D的投入能力。褚良子(2012)对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挖掘产业空心化趋势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正面效益。他认为产业空心化对中国产业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是微弱的,国内产业结构趋于稳定,其对产业结构的冲击有待进一步度量。他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的产业空心化还处于初期阶段,只要采取正确的控制手段引导其发展,实现从危机中寻找机遇的道路十分可行。刘英(2013)产业空心化削弱了国内产业间的

8、关联性。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逐渐向低端转化,加工度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及加工环节逐渐外移,使得空心化特征日趋显现。由于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较早且交通便利,服务外商的综合能力强于中东部,使得越来越多的沿海地区企业成为外资的加工基地,从而中断了我国原有的内地与沿海共同组成的产业链条,弱化甚至中断了内地与沿海间的产业联系,出现了沿海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内地以我国传统工业为主的局面,使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文档陈成(2015)认为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