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ID:4773025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7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_第1页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_第2页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_第3页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探【内容提要】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但无论哪种评价方式,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这样,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关键词】教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

2、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就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对评价方式作些探索。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标”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是语文课堂评价的

3、重要依据。课堂上教师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非学业评价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全面、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实施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空间。    就拿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来说吧!首先,老师要扬起情感的风帆,专注地聆听学生的朗读,敏锐地捕捉朗读的精彩之处,及时作出饱含激情而又恰当贴切的评价,让师生进行以文本为中介的人文对话。请看孙建锋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一男生朗读《最大的麦穗》中苏格拉底的一段话,浑厚有力,声情并茂,神色庄重。读毕,孙老师立即作出评价:“大家都听到

4、这位同学把苏格拉底的话读得如洪钟般,能震撼人的灵魂,可却没有注意到他投入、专注的神情。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他的朗读,欣赏他专注的神情。”这一段极富个性的评价,不仅指出了该生的朗读好在哪里:震撼人的灵魂,而且点明了为什么好:神情专注,并提醒所有同学“再一次聆听”,形成了真正的全方位的师生互动。而当那个男生又一次读完之后,孙老师又是一次语出惊人的评价:“如果我是你的一位学生,听到你这样严肃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我一定有所悟,你是一位严厉的苏格拉底。”不说读得怎样好,而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说明从其朗读的话语中感悟到了苏格拉底充满睿智的哲学思想。既是对本文的深刻阐释,又是对学生朗读效

5、果的最佳赞赏,胜过了许多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赞语。至此,孙老师仍兴味盎然,又请一位女生再读此段。女生读完,孙老师以轻盈的语气点评:“可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的朗读如春雨般滋润人的心田,我想,你一定是位温和派的苏格拉底。”语毕,全教室掌声响起,笑语盈盈,把课堂教学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三次朗读,三次评价,语语中的,层层推进,尽显个性化阅读的神韵和风采。    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读得那样可圈可点,精彩纷呈。在大部分情况下,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得不是感情不到位,就是语音语调有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保护学生朗读热情,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巧妙点拨,以起到提醒和纠正的作用。如于永正老师上《

6、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一位同学朗读时,把课文中描写杂草的“有气无力”一词读得很重,很响。而文中写杂草被除草剂喷射后“快完了”时显得“有气无力”,应该读得轻些。于老师没有马上指出应该怎么读,而是巧妙地进行启发:“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学生重读一遍,仍未读好。于老师风趣地说:“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他还做了个喷洒药水的动作。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终于读出了应有的语调。于老师评价道:“听了他的朗读,让人感到杂草已经是有气无力了。”于老师幽默的语言终于让学生领悟到语言的内涵。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根据不

7、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准确而得体的朗读评价,以达到及时矫正的效果,如贾志敏老师上课,让学生朗读后,常常有这样一些评价语:“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吗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表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