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

ID:47730805

大小:6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6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_第1页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_第2页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_第3页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_第4页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汽车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生化调试与运行操作方案一、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1、厌氧反应概述:    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2、厌氧反应的工艺控制条件: 

2、   2.1温度:温度对厌氧反应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最优下限温度时,每下降1℃,效率下降11%。在上述范围,温度在1-3℃的微小波动,对厌氧反应影响不明显,但温度变化过大(急速变化),则会使污泥活力下降,度产生酸积累等问题。    2.2PH: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PH应控制4-7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6.5-8.0,最佳范围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2.3氧化还原电位:水解阶段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产甲烷阶段的最优氧化

3、还原电位为-150~-400mv。因此,应控制进水带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对厌氧反应器造成不利影响。    2.4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C:N:P=(350-500):5:1。    2.5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响厌氧反应的有害物有三种:    2.5.1无机物:有氨、无机硫化物、盐类、重金属等,特别硫酸盐和硫化物抑制作用最为严重;    2.5.2有机化合物: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挥发性脂肪酸(VFA)、非极性酚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芬香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类。    2.5.3生物异型化合物,含氯化烃、甲醛、氰化物、洗涤剂、抗

4、菌素等。 3、厌氧反应器启动:    3.1接种污泥:有颗粒污泥时,接种污泥数量大小10-15%.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消化污泥的含水率按70%计算,按池体有效容积的3.5%投放污泥量;例如:水池有效容积300m³,则需投放污泥:300*3.5%=10.5吨),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化粪池污泥、新鲜牛粪、猪粪及其它家畜粪便都可利用作菌种,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接种污泥,但启动周期较长。本次使用的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精选范本,供参考!   3.2接种污泥

5、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起始阶段——反应池负荷从0.5-1.0kgCOD/m3d或污泥负荷0.05-0.1kgCOD/kgVSS•d开始。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最低的COD负荷为500mg/L。进液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度,应保持在1000mg/L以下。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3~4小时一次,每次5-10min,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30min。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

6、间过长时,则应每隔1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3~5min。    2、启动第二阶段——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上升到2-5kgCOD/m3d时,这一阶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颗粒污泥开始产生。一般讲,从第一段到第二段要40d时间,此时容积负荷大约为设计负荷的50%。    3、启动的第三阶段——从容积负荷50%上升到100%,采用逐步增加进料数量和缩短进料间断时间来实现。衡量能否获进料量和缩短进料时间的化验指标定控制发挥性脂肪酸VFA不大于500mg/L,当VFA超过500-1000mg/L,厌氧反应器呈现酸化状态,超过1000mg/L则表明已经

7、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进料,进行菌种驯化。一般来讲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30-40d时间。 4、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存在问题原因解决方法1、污泥生长过慢1营养物不足,微量元素不足;2进液酸化度过高;3种泥不足。1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2减少酸化度;3增加种泥。2、反应器过负荷1反应器污泥量不够;2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3每次进泥量过大间断时间短。1增加种污或提高污泥产量;2减少污泥负荷;3减少每次进泥量加大进泥间隔。3、污泥活性不够1温度不够;2产酸菌生长过快;3营养或微量元素不足;4无机物Ca2+引起沉淀。1提高温度;2控制

8、产酸菌生长条件;3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4减少进泥中Ca2+含量。4、污泥流失1气体集于污泥中,污泥上浮;2产酸菌使污泥分层;3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1增加污泥负荷,增加内部水循环;2稳定工艺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