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

ID:47786637

大小:125.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1-14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模块复习课学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复习课主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核心知识回顾]一.中国古代的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中国农业的原始阶段。(2)铁犁牛耕①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②发展: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③作用: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灌溉工具: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3.水利工程(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2)两汉: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东汉时王景成功治理黄河。(3)唐至明清:政府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管理。4.经营方式:小农经济。(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2、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2)影响①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②生产规模狭小,分工简单,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③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使自耕农破产。5.土地制度(1)商周时代:井田制出现。(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出现君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三种形式。6.经济重心的南移(1)背景①人口南迁: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社会环境: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③自然条件:

3、南方蕴涵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④国家政策:统治者的重视。(2)过程①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②南方逐渐超过北方:中唐以后,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宋都南迁后,致力于南方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3)影响: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1.手工业成就(1)商周时期铸铜业发达,被称为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冶铁炼钢产生并发展。(2)丝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宋元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明代在丝织业发达的

4、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3)中国古代制瓷业发达,瓷器成为外销的主要商品。2.经营形态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经营形态长期并存。3.历史地位古代中国手工业一直未占主导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三、中国古代的商业1.商业的发展(1)商周: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2)春秋战国: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3)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往来频繁,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4)宋元: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5、。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5)明清①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②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2.“市”的发展周秦至唐代,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唐代长安实行坊市制;宋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四、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1.重农抑商(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3)中唐以来:

6、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4)明清时期①表现: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对商人进行盘剥;禁止民间出海贸易。②影响:并未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一个重要原因。2.海禁政策明清王朝长期推行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它扼杀了中国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3.资本主义萌芽(1)表现①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这表明当地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场。②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2)阻碍因素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

7、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③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如“海禁”、矿禁等。④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易错易混辨析]1.原始社会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铁犁牛耕(×)【提示】 原始社会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2.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提示】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