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

ID:47789712

大小:443.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模块检测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物理模块检测鲁科版必修2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g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  )A.物体的水平位移B.物体下落的高度C.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D.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一只小船在静水中

2、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m的河,河水流速为5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航线过河B.水流的速度越大,船渡河的时间就越长C.船头正指对岸渡河,渡河时间最短D.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4.如图1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速度为,则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  )图1A.支持力,mgB.支持力,mgC.拉力,mgD.拉力,mg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p表示重力势能,h表示下落的距离,

3、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Ep和h之间关系的是(  )6.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相比(  )A.距地面的高度不变B.距地面的高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7.如图2所示,小球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轨道AB滑下,从B端水平飞出,撞击到一个与地面成θ=37°的斜面上,撞击点为C.已知斜面上端与曲面末端B相连,若AB的高度差为h,BC间的高度差为H,则h与H的比值等于(不计空气阻力,sin

4、37°=0.6,cos37°=0.8)(  )图2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滑到大环的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图3A.小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小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此过程中小环的机械能守恒D.小环滑到大圆环最低点时,大圆环对杆的拉力大于(m+M)g9.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顺利发射升空,它是中国“神舟”号系列

5、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升空后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任务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如图4所示,已知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初始轨道为近地点距地表200km、远地点距地表330km的椭圆轨道,对接轨道是距地表343km的圆轨道.下列关于神舟十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B.在对接轨道上运行速度小于7.9km/sC.在初始轨道上的近地点速度大于在远地点的速度D.在初始轨道上的周期大于在对接轨道上的周期10.如图5所示为低空跳伞极限运动表演,假设质量为m的跳伞运动员,由静止开

6、始下落,在打开伞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运动员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了mghB.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C.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mghD.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mgh11.两颗距离较近的天体,以天体中心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天体称为双星系统.以下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C.它们所受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12.如图6,竖直平面内的轨

7、道1和2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一小球穿过细直杆,从A点静止释放,分别沿轨道1和2下滑,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1、2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滑至B点的动能分别为Ek1,Ek2;重力势能减小量分别为ΔEp1,ΔEp2;到达B点时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G1,PG2,则(  )图6A.Ek1=Ek2,ΔEp1=ΔEp2B.Ek1Ek2,ΔEp1=ΔEp2C.Ek1Ek2,PG1PG2D.Ek1=Ek2,PG1PG2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5分)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

8、验桌面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研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图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