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

ID:47795784

大小:1.60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14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3.2 河流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专题河流【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河流补给与流向1.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2.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从等高线的弯曲处流过来。(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就较小。(3)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

2、电镀厂、化工厂等)应位于河流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等。(4)根据河道剖面判断河流流向:上游河谷多呈“V”型,中下游地区多呈槽型(河道较宽而浅)。二、河流的水文与水系特征1.基本概念河流水系:指集水河道的结构,包括源地、注入地、流程、流域、支流及其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河流水文:指河流的水情,是河水状况及其变化等。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要素。2.影响因素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降水量、降水形式、强度、蒸发等)与下垫面因素(地形、地质、植被状况等)。径流可分为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河流)

3、。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等。如下表所示:项目影响因素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水位汛期包括丰、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度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

4、就越大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有结冰期的河流,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河流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取决于流域的地形特征,如河流的流向、落差、水系的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流经山区的河段比较窄,而平原区河段往往比较宽浅,曲流发育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3)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4)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5)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 

5、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6)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4.河流特征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含沙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水力)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水系特征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支流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

6、系、树枝状水系三、流域综合开发的答题规范1.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水能水量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河流落差大地形、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2.河流的航运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自然条件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径流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冰期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通航里程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人口、城市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3.针对不利因素或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综合整治措施,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7、时,要充分考虑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理环境特征。一般分析思路如下:4.流域开发的利弊评价流域的合理开发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过度的开发不仅经济效益低下,也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有些开发方式,则是有利有弊。在具体分析评价流域开发带来的影响时,要依据流域整体性原理,并对其地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如墨累-达令河流域早期的过度灌溉就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5.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水利工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可行性评价和影响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

8、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展开。(1)可行性评价①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自然条件具体内容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落差大,水能丰富流量大,水能丰富工程条件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地质基础好,安全性好②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和工程条件。a.市场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