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

ID:47809991

大小:165.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_第1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_第2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_第3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_第4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案5 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材料一:3月24日,在渭南师范学院,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学生讲授穿着汉服的礼仪。当日,一场主题为“传承历史文化 培育人文情怀”的穿汉服、学礼仪活动在渭南师范学院举行。大学生通过学习汉服文化知识、汉族礼仪、汉服展示等活动,感受中华文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身着汉服在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汉代体育游戏——投壶,在互动与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渭南新闻网记者崔正博报道)材料二:我们小组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与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

2、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育,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

3、。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为20.7%、31.5%、42.8%。(摘编自《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材料三: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的关于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我并无意于简单地彻底否定什么,只是想提醒,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全面的眼光和胸襟,去对待文化,去看取历史。2003年参加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我在《城市:寻找精神的力度》一文中写道:“当我们赞美着名门淑

4、媛从豪宅楼梯上风情万种款款而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杨树浦走在瑟瑟寒风中面黄肌瘦的芦柴棒、小珍子。”其后,我在各种文化研讨中不断提出,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的文化有其鲜明特色,也有它值得肯定的历史业绩,特别是作为民族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简单、粗暴地否定,不是科学的态度。但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特别是虚构出来的关于民国文化和上海30年代文化的美丽“神话”。“民国神话”把民国政治虚幻成一个民主自由的乐园。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把民国描绘成“民主受尊重的时代”,具体就是“记者在报上骂了当政者,骂也就骂了,当政者硬

5、着头皮,装不知道。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政府行为。不管做得多么过火,都欺负到警察头上了,就是不敢镇压”。当时文化是不是有想象中那样大的自由尺度,其实只要稍微查查资料,就可以搞得明明白白的。略举一条:1934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在上海查禁文艺图书140余种。鲁迅先生在《且介亭二集》后记有非常详细的记载。1924年到1934年,前后禁止发行887种书刊。(摘编自毛时安《学者:我不赞成对民国文化的简单肯定和赞美》)材料四:3月19日,《光明日报》和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主办的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研讨会在京举行,40多位专家学者,就尧舜禹

6、与“古中国”、尧舜禹与核心价值观、尧舜禹与德孝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在会上作了题为《德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精彩发言。发言中,他说:孔子编《尚书》为什么从《尧典》《舜典》开始?是因为《尚书》不是一个单纯历史事实的教材,而是对于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文化根源的一种阐述、一种陈述,尧舜禹体现了德孝基本范畴的起源,特别是大舜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德孝这种精神范畴的典型代表。尧舜禹在中国妇孺皆知,他们身上寄托了中国传统文人,特别是儒家的最高政治力量和人格追求。尧舜禹文化以强劲的生命力和号召力滋养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塑造着中国人的历

7、史意识、天下情怀和人格气象,激发了中国人追求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更好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宣传引导上进行探索总结,丰富完善。新时期尧舜禹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资源、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赖于政府的精准决策、积极推进,有赖于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伦理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有赖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摘编自《在传统文化中探寻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的内涵——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

8、核心价值研讨会内容摘要》)1.(概括内容要点)阅读材料二,请就调查的四个方面补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