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7818431

大小:12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6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2、《考工记》力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

2、,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工艺分工日益精细B.产品种类非常丰富C.地域特色较为明显D.生产管理特别严格3、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维持国家财政B.小农经济出现C.私田大量开垦D.耕作技术提高4、西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孝惠、高后时,又“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

3、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5、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记载:“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6、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发达与人口大量聚集于城市有关。到了唐朝,城市管理的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下列情况在唐朝城市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市场

4、遵循“日中而聚,日落而散”的古训B.商品交易由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的管理C.全城坊市分置,星罗棋布,街衢宽直,制度宏伟D.“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倶是铺席买卖”7、“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A.“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B.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C.“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D.“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的手段8、宋代“不

5、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9、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商贸、技艺家器皿不许用银”。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皿的变化体现出()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抑商政策出现松动C.商人地位显著提高D.江南

6、地区成为经济重心10、洪武二十四年(1391)秋,山东东昌征棉绒仅250.12厅,而到嘉靖年间山东六府“棉花皆有之,东昌尤多。”在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制卖者贩郡邑,皆遍富积巨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A.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B.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C.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11、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

7、瓦解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12、下表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人均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嘉庆十年(1805年)2090341966.38嘉庆十六年(1812年)3256308974.56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4023975602.18A.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国家人口政策变化C.耕地面积逐步减少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13、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对此解

8、读正确的是(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B.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C.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14、乾隆年间,河南林县有集十一处,凡无业之人,早晨赴集,受雇于人,“主者得工,雇者受值,习焉称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