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

ID:47848390

大小:7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_第1页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_第2页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_第3页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_第4页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培养探析【摘要】以教师专业化为背景,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结合我国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入学资格、课程设置、教育实习、教师资格认证、新教师聘任、职后进修学习各个阶段探讨教师的培养模式。【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培养;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教师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教师的专业化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

2、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1]这样看来,教师的培养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某一阶段就能完成的。一直以来,我们把培养一个合格的教师的全部要求,归Z于高师的学校教育阶段。把教师素质等同于师范生素质;把熟练的合格教师或者一个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等,都归入高师塑造的范畴,这是一个错误的导向。[2]因此,教师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高师的学校教育阶段,而要考虑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1严格把关入学资格有很多人感慨,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没有以前的中师毕业生索质好To以前的中等师范学校从初中招生定向培养,因为免学费、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等,很多优

3、秀的学生选择就读中师,加之进校后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成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教师。这些固然和学校的管理、培养目标分不开,但学生个人的良好素质和努力也更重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耍,而且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我们把目标转向了满足数量要求和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上来,而降低了学生的素质要求。我国教师教育的入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来决定,与以往相比,教师教育的入学门槛不是升高了而是下降了。除了几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人学成绩较高外,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师范院校入学成绩仍处于较低水平。加Z,高等教育的大

4、众化趋势,生源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一个合格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不仅要延伸到他的教学生涯,还可以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对于有些素质,在高师前即已基本定型,高师教育很难从根本上加以改变。[3]另一方面,职业意向也是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有的人根木不喜欢孩子、不喜欢当老师却在读师范;有的人说,就考了这么一点分数,也上不了其他好学校,只有來这里了……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学生未來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招收师范生时可以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对报考师范院校学生的面试、职业意向及其他素质的考察上,而高考成绩只作为师范院校录

5、取的最基木条件。2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虽然说教师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高师教育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师阶段是教师培养的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伴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中等师范学校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师专、师院或综合大学。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不明确,必然会导致师范教育的混乱。顾明远先生明确指出:“近儿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4]

6、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课程,培养冃标不清晰,课程设置就不会合理。由于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定位不准,学校盲目升格;把培养一个合格教师的全部要求,归之于高师的学校教育阶段;缺乏整体优化意识。这三方面原因综合作用,导致高师课程总时数呈不断膨胀的趋势,但效率低下。[5]很多高师院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周几乎每天都在忙于上课,学生疲惫不堪。有些学者対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作了较多探讨,小学阶段固然有不同与屮学的特点,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侧重点是不同的。但不管是小学教师也好,中学教师也罢,作为教师的课程结构体系应该是相似的,只是具体课程会有不同而已。教师教育课

7、程基本分为三类:普通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和学科科学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语言等各方面。这种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使他们具备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注重普通文化知识的养成,避免了狭隘的专业化;教育科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人的成长和发展、职业道德与法律等。二是教学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以及教学计划、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三是教学实习;学科科学课程:将來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与中小学开设的学科课

8、程相对应。由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自身的特点不同,所学的学科课程也不•样。初等教育要学习涵盖初等教育学科的所有科目,中等教育可以集中学习一个或两个科目。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也由这三类构成,但存在着一些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