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ID:4785697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30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参考资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省镇江市2015届高三期末统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人物用语透露出不同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尽显匠心。⑵要想让“房地产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通过限购和提高银行贷款额度的方式不能根本解决问题。⑶在南美洲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谈南美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南美,权且充作南美洲的印象点滴吧。A.只言片语一挥而就走马观花B.只言片语一蹴而就浮光掠影C.三言两语一挥而就走马观花D.三言两语一蹴而就浮光掠影2.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

2、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亭亭碧流暗B.日入孤霞继C.林峦分夕丽D.湖云尚明霁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如此高人雅士,▲。一盏清茶在手,一卷古书在案,即可出则与山人野树对话,入则与心灵之音共赏。如此这般,即使身居闹市,心却依然自在。原来,静,是在心里,不是在山水间。①坐闻蜂鸣蝶舞②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③立观云山雾海④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⑤晨沐雨露花香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B.拙作奉上,甚感惶恐,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C.非常感

3、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D.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6/6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4、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

5、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

6、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达:通达B.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凡:共C.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徒:仅仅D.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次:编次,编纂7.以下各组句子中,都分别能说明梅圣俞“穷而后工”的“穷”和“工”的一组是(3分)①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②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③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④郁其所

7、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⑥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⑥D.④⑤⑥6/6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之手,而且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B.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将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寄托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所以能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C.欧阳修认为,梅圣俞一直不得志,使得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