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

ID:47877607

大小:212.0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6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_第1页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_第2页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_第3页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_第4页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免疫知识扩充(可编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首页f第十一章临床免疫检测仪器免疫分析和测定的对象是抗原或抗体,不论是经典的凝集反应还是现代免疫标记技术,其基础都是抗原抗体反应。很显然,在免疫分析技术中,获得优质、专一、高效价和高灵敏的抗休是任何免疫分析技术的物质基础。抗体研究领域的进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以1890年Behring发现口喉抗毒素一第一代多克隆抗体为代表,其特点是用抗原免疫动物來获得多克隆抗体;(2)以1975年Kohler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为代表;(3)以1994年Winter以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抗体为代表,这是

2、抗体研究领域出现的乂一次技术革命。随着抗体技术制备的H趋进步和抗体载体/(标记物)的不断发现,可以预见,免疫学检测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多,检测方法和设备也将不断推出,更新,由此对基础和临床免疫研究将起到极人的促进作用。本部分内容重点介绍目而国内外有关免疫分析仪特别是酶免门动分析技术的应用发展、抗体制备研究概况,免疫检测技术和新型抗体的研究进展。一、临床免疫分析仪目前,在实验室釆用的免疫测定分析测定的技术主耍冇酶免疫、免疫比浊、化学发光、电了发光、荧光偏振以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及相关口动免疫分析测定仪

3、。各种不同原理的自动免疫测定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越來越广,人大减轻了实验索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极大地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国内fi20世纪80年代牛化口动分析仪即取得实际应用。而免疫测定因方法学的特殊性,自动化发展较迟,20世纪80年代后才冇自动化分析系统问世。目前除放射免疫测定外,几乎所有的免疫测定方法均可进行全□动分析。除酶免疫测定外,基于其他原理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测定试剂,而冇些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则属于开放式的,符合标准的各种詁牌的ELISA试剂盒均可应用,这样

4、的全口动免疫分析仪灵活性较好,也比较经济。而配套进口试剂一般都较为昂贵,从而限制了相应设备在基层实验室的应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简称酶免试验)是一项现代医学检验基本的、常规的检测技术。酶免试验具有操作简便、技术可靠,特别是90年代末期抗体提纯和制备技术的高速发展,其灵敏度和特界性以及检测过程的口动化得到了不断提高与完善,酶免试验成为感染性疾病标志物(如肝炎、艾滋、致畸病原Torch).肿瘤标志物及内分泌等齐种临床免疫指标检测的重耍技术。微孔板式酶标板检测仪器既酶

5、标仪,在各类实验室已广为应用,而目前则向酶免口动操作系统发展;随着多任务软件,如0/S2,Unix及WindowsNT等操作平台的完善,满足现代实验室GMP/GLP要求的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正在世界各种实验室普及。H前,由于全而实验室自动化具有标准化、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与网络化特征,正成为临床实验室发展的新趋势。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包括1.自动化样本处理酶免试验的样本处理必须基于批量化操作——96孔酶标板。为保障板内各孔标木孵育时间最小差界,一般采用8通道或12通道快速加样。因此全自动样本处理机

6、是提咼实验粘度、提咼实验效率和避免人为误差和差错的关键。第一代多功能样本处理机,开发于1985年上市的Microlab2200。这是一台基于机械臂运动和具有管路系统的稀释分配器(Dilute),采用8或12根固定距离的特弗隆探针,由单任务的BASIC程序控制的样本处理机。随着IW免试验的普及,基于管路稀释分配器原理的样木处理机得到快速发展,先后有数家厂商开发了十余种样本处理机,以满足实验室液体处理需要。如瑞dtMicrolab4000等。1989年又开发上市了以专利技术的可抛弃塑料活塞注射器(Mi

7、cro-syringe)为原理的,无管路批量样本处理机MicrolabAT,试图满足更快的加样(12针)、无污染地加样、主动抛弃可能失去精度的加样针、摒弃不可预测的管路污染与稀释等实验室需求。1997年,AT系列增加改进为MicrolabATplus2型。这种原理的样本处理机,具冇金而的标本质量系统、加样质量保障系统。样本处理门动化的最新技术进步,是于2000年8月推出的,第五代斯达尔全自动随机式批量样本工作站(MicrolabSTARTM,SequentialTransferAliquoting

8、Robot)o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专利的压缩导入-0形环扩张(C0-RE)核心技术,实现标准加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理想的加样体系——气动置换加样原理ADP的实现;实现任意加样动作编程同吋使用不同的加样头(抛弃型加样尖和永久型探针);实时实现液体双传感(△—AP)技术;金方位液而传感应用,特别是解决了酶标板的液而监测世界难题;活性洗涤工作站(ActiveWashStation)进行平彳亍洗涤加样针,是提高加样速度的关键;模块化、无管路、独立加样通道系统4——16通道,用户可以根据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