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

ID:47890246

大小:2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_第1页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_第2页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_第3页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_第4页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绞花(绞釉)陶瓷地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绞花(绞釉)陶瓷的再认识当阳小屋(张汝福)绞花陶瓷(就是通常所说的绞釉)是宋、金、元时期焦作当阳峪诸窑场的主要制品之一。焦作当阳峪窑诸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工艺传统,将这一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完成了由陶到瓷的质的突变。这是焦作地区当阳峪诸窑具有独特地方风格的成功之作,是独树一帜的杰出制品,焦作当阳峪诸窑以善烧精美的绞胎绞花陶瓷而闻名天下,备受人们关注,为中国陶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陶瓷百花园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绞花陶瓷是类似于绞胎瓷的又一种技术,他几乎是与绞胎瓷同时出现的。它是采用多种陶瓷颜料作用于胎体表面,用多种技法以及特殊技巧,使胎体在运动中

2、将颜料形成变化莫测的花纹图案。因此叫做“绞花瓷”,这种自然流畅的、不规则的、具有流动韵律美的“绞花瓷”,备受人们喜爱。唐代慧琳和尚《一切经音义》释绞曰:“绞饰上,交效反,《考声》云:‘绞,谓缯黑黄间色也’。”还指出所谓绞,就是丝绸上的“黑黄间色”。从绞胎绞花高古陶瓷器的色彩效果确实如此。文案大全实用标准近几年来,关于绞花陶瓷器的研究,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求,但不少问题未获真正解决,笔者在所收集的图片资料、标本实物基础上,作一些不成熟的探索,以求教于方家雅正。一.绞花瓷的起源绞花、绞胎陶瓷工艺始于唐代巩县窑,关于这一工艺技法的起源是众说不一,一般认为

3、是仿犀皮器,也有认为是取法木瘿器,笔者认为绞胎绞花技法取法于木纹与石纹较有说服力,正如南京雨花石收藏家刘水先生所说:“原始文字、原始绘画、原始艺术,一句话、原始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石头尤其是观赏石分不开的”。进入宋代,巩县窑衰落了,与其隔河相望的近邻焦作当阳峪诸窑,全面的继承了这一传统技艺,并且有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将绞胎绞花技术推到了新的高峰,得到了蓬勃发展。到了金代,中原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金迁都开封后的主要陶瓷生产地。为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当阳峪窑陶瓷生产达到了繁荣鼎盛新时期,技法高超、独步一时,以后就逐渐衰落了。绞胎绞花陶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在

4、失踪近千年之后,经过当阳峪窑后人的努力,终于仿制成功,使绞胎绞花这一历史名瓷获得了新生。二.绞花瓷名称的由来:笔者在学习高古陶瓷过程中,越来越感到“绞釉”文案大全实用标准名称的不确切,容易引起诸多误解,经过反复思考,并逐步确定了“绞花瓷”这一名称概念。(1).1993年7月18日,张先得先生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唐代绞胎高脚盘——浅谈绞胎瓷”一文。文章中10多次提到“绞花”一词:“绞花泥料。。。。。绞花泥料。。。。。绞花泥料。。。。。。绞花泥。。。。。。。绞花泥料。。。。。。绞花泥。。。。。。绞胎花朵泥片。。。。。。。绞胎拼花。。。。。釉下彩绘绞胎器。。。。。。

5、绞化妆土器。。。。。。化妆土绞花。。。。。。。化妆土绞花,这种技法为宋代创制。”读后认为用“绞花”来命名所谓的“绞釉”陶瓷器,是最准确不过了,当然该文也有局限与不足。于是,便开始对“绞花”名称的研究与探索。(2)。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在《中国收藏》2005年7月号上发表了“‘绞釉’瓷真的是绞釉么?”一文,对“绞花瓷”做了全面的表述。(3)。理论的正确与否还是要用实践来证明的。2005年以来,笔者与书画家博仁清宣先生进行了讨论,并商定由博仁清宣先生先在纸上做绞花绘画实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效果非常的好。“绞花”工艺在纸上的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被称之为“意彩画”

6、。就差在瓷上的实验了。(4)。在“大河收藏”网上以“文案大全实用标准请教MXH老师:绞釉瓷真的是绞釉么?为题,与网友们进行了交流,网上讨论是热烈的,激烈争论是正常的,后期效果是满意的。最后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进一步形成了“绞花瓷”完整的表述,坚信“绞花”这一名称是比较妥当的,定会逐步为大家所接受。(5)。随后,笔者与陶瓷大师董国宝先生合作,按照笔者的理论表述,由董国宝大师在陶瓷上进行试验,经过反复实践,董国宝大师终于烧制出了真正的绞花瓷。我们使失传了近千年的绞花陶瓷终于获得了新生,揭开了它那神秘的、抽象的面纱,当然成功是初步的,相信它会不断的完善提高与不断进

7、步。之后,焦作地区的王洪新、冯铜山等陶艺家都先后烧制成功了绞花陶瓷制品。(6)。2010年,北京市文物局、北京艺术博物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中国当阳峪窑陶瓷艺术展览,”同时在中国民族大学进行了“当阳峪窑陶瓷研讨会”,全部展品与论文被收入北京艺术博物馆编,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阳峪窑》一书中。笔者的论文“当阳绞胎、宋瓷奇葩”有幸入选,在该文中又对绞花瓷作了全面地表述。三.绞花陶瓷的制作工艺过程:(1)。拉胚成型、制作胚体。胚体除拉胚成型外,亦可滚压成型、塑压成型、注浆成型等。2)。在胚体上施白色化妆土。文案大全实用标准化妆土也叫陶衣、装饰土、护胎釉。化妆土是对

8、普通瓷土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