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交代验收标准

电缆交代验收标准

ID:47908174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电缆交代验收标准_第1页
电缆交代验收标准_第2页
电缆交代验收标准_第3页
电缆交代验收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缆交代验收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缆交接验收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wiki]设备[/wiki]交接试验标准•电缆运行中预防性试验标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直流耐压鉴定性试验项目及标准试验项目试验标准试验周期线芯对地的泄漏电流耐压5min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耐压1min的泄漏电流检修后线芯对地的5min直3〜6kV的为4UN,10kV的为预防性试流耐压不击穿3UN,35〜110kV的为2UN验不合格0.1Hz交流耐压鉴定性试验项口及标准试验项口试验标准试验周期线芯对地的泄漏电流耐压后不上升,与上次试

2、验比较无明显上升检修后线芯对地的5min直流耐压不击穿2.5UN预防性试验不合格一、35kV交联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对于35(26)kV交联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GB50150—199U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都是做直流耐压试验[1,2]。但在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会有电子注入到交联电缆介质聚合物的内部,在半导电层凸出处或微小空隙处等产生空间电荷的积累,电缆投运及送上交流电压后会相互迭加,发生绝缘击穿。IEC60840—1999标准对30〜150k

3、V交联聚乙烯等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竣工试验首先推荐1.73U0,5min交流耐压试验。我国35(26)kV等级电缆范围属于IEC60840—1999标准范围。国外对XLPE绝缘线芯模拟在不同频率下击穿电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频率35〜75Hz(有资料称30〜75Hz)时,击穿电压值均落在可置信度95%之内。也就是说,当XLPE电缆长度、截面不同时,试验的等值负荷电容量变化时,谐振试验频率可选择为35〜75Hz或30〜75Hz范围与运行电压频率的差异较小。交接试验电压为2U0(考虑了系统最大运行电压,即1.5min;

4、重做终端或接头后的耐压试验电压为1.6U0,5min。为了满足不同长度、不同截面的35(26)kV交联电缆的交接试验和重做终端或接头后的预防性耐压试验,一般可用多只(每只质量不超过25kg)电抗器釆用不同的串并联组合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到几十米短电缆的试验,要配置一台相应电压和电容量的补偿电容器。若短电缆的电容量过小无法在限定频率(30〜75Hz)内实现串联谐振,则可将补偿电容器并联在被试电缆上进行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35(26)kV交联电缆肚期预防性试验现为每3年测量一次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外护套绝缘电阻、铜屏蔽直

5、流电阻与导体直流电阻之比或铜屏蔽层感应电压和电流,不再进行定期预防性耐压试验。二、6〜10kV交联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由于10(6)kV和15(8.7)kV电压等级电缆均用于10kV系统,我们认为其试验标准应按10kV系统的绝缘配合和使用条件进行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有的单位却选用了不同的试验标准(10(6)kV电缆交流耐压为13kV,5min;15(8.7)kV电缆交流耐压为18kV,5min),—般对于当试验电压提高后相应的试验设备的容量和重量也将增加。从绝缘配合和交流耐压试验的理论可知,具体交流耐压应按运行电压选择而

6、不应按设备的铭牌电压选择。对丁•重做电缆头或接头的交联电缆仍可按35kV级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选择,即1.6U0,5min。应该指出,6〜10kV交联电缆的主绝缘厚度较35kV交联电缆的主绝缘厚度薄得多,实践证明采用直流泄漏试验对6〜lOkV交联电缆进行绝缘综合诊断有一定效果。日本屮央电力研究所和关西电力株式会社6〜10kV交联电缆在现场使用的还是直流泄漏试验。1993年日本电线工业会发表论文[3]认为,对6〜lOkV等级交联电缆预防性试验项目有两项:电缆投运未满10年者,每1〜2年定期测量主绝缘绝缘电阻、外护套绝缘

7、电阻、铜屏蔽层直流电阻;投运10年以上时,还要再进行直流泄漏试验,对电缆进行绝缘综合诊断。国内部分单位参照日本的规定对6〜lOkV交联电缆直流泄漏试验的试验电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