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ID:47965303

大小:3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8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_第1页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_第2页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细胞凝集反应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

2、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germagglutinin,WGA)、花生凝集素(Peanutagglutinin,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agglutinin,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它们具有的某些“亲合”特性,能被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所应用。血

3、型鉴别实验,也是凝集反应的一种。三.实验用品:土豆块茎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PBS缓冲液:称取NaCl7.2g,Na2HPO41.48g,KH2PO4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值到7.2.4.2%的红细胞四.实验步骤:1.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10ml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2.以无菌方法抽取兔子静脉血液(加抗凝剂),加生理盐水3ml,在1000r/min,离心5min,重复3次离心,最后按压积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

4、配成1%红细胞液。3.分别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1%红细胞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左孔内,充分混匀。4.同时分别用滴管吸取PBS缓冲液和1%的红细胞悬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右孔内,充分混匀,做对照实验。5.摇晃5—10min后,观察有无发生细胞凝集并置显微镜下观察。一.实验结果:试剂土豆凝集素PBS缓冲液现象在振荡过程中,溶液中的红细胞渐渐凝集成颗粒状,逐渐聚拢,最后在液滴中形成一大块血红色血块。在振荡过程中,红细胞不断向中间靠拢,最终形成中间颜色较深,边缘颜色较浅的红细胞浑浊溶液。结果红细胞发生凝集红细

5、胞未发生凝集说明结论土豆凝集素可使血液发生凝集,PBS缓冲液不能使血液发生凝集。图左为PBS缓冲液对照图右为土豆凝集素图一图二土豆凝集素(*4)图一中为在振荡了11min后,细胞凝集的现象,中间凝结成血块,周围叫澄清,边缘为干涸的红细胞凝结成的颗粒附着在玻片上。在低倍镜(*4)下观察,可以看到红细胞凝结成块状,周围液体近乎透明,说明红细胞发生了凝集。图三图四PBS缓冲液(*4)图三中为在振荡了之后,红细胞并没有聚集成颗粒状,只是由于向心力左右而聚拢在一起呈透明凝胶状。在低倍镜(*4)下观察可见到

6、均匀的透明液体,没有红细胞凝结而成的颗粒。一.实验分析:实验所得结果可见,红细胞并没有如预期那般在中央凝结成大血块,而周围近乎透明,分析其原因可能为:(1)在滴加土豆凝集素时,没有加入半滴,而是加入了一滴,反而导致了细胞凝集效果下降。(2)在晃动过程中,速度过慢,且晃晃停停,导致红细胞凝结成的颗粒状在玻片上凝固。(3)血浆浓度的影响,血浆浓度不合适导致细胞凝集作用减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