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质概况

苏州地质概况

ID:47975552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8

苏州地质概况_第1页
苏州地质概况_第2页
苏州地质概况_第3页
苏州地质概况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州地质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条件1、气象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日)。多年平均降水量l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州气象站资料)。2、水文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

2、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江、元和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同程度受潮汐影响。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

3、lm左右。(二)地形地貌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m,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4、(三)区域地质 l、前第四纪地质本区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东部第四系较厚,前第四系均被覆盖,西部前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地表。据地表出露及勘探资料分析,区内前第四纪地层发育不全,仅见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现列表如下(表2)。2、侵入岩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体分布面积约l60km,侵入岩主要以中酸性岩类为主,仅有少量基性岩岩脉。(1) 苏州花岗岩(γ)位于西部基岩丘陵山区近中心部位,是区内最大的岩体,大致分布在横山~灵岩山~象山之间,面积约63.5km2,形似胃状。   (2

5、)阳澄湖岩体与燕山早期第三次花岗岩(Y)是同期异地异相之岩体,面积16km。(3)闪长岩类(δ),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岩,呈不规划的岩株和岩脉产出。闪长花岗岩类,分布颇为广泛,但多被第四系所覆盖或太湖水域所淹没。3、构造从区内构造特征反映,不同体系的构造断裂面错纵复杂交织在一起,岩浆的侵入穿插使其更加复杂化,褶皱遭受后期的破坏,己很难恢复本来面貌。区内高角度压性结构极不发育,地层产状较缓,低角度的推覆构造强烈,地表广泛分布的泥盆系多推覆于新地层之上。依据区内构造形迹的互相组合,初步确定了几种构造体系或构造形式。即华夏系构造、东西向构造、新华夏系构造

6、及弧形构造。本区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反映不强烈,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西部丘陵山区处于缓慢抬升,东部平原区轻微下降,据中国岩石圈新构造时期升降幅度图,1956~1977年地形形变测量结果,平原区20年间垂直形变速率不到-0.1mm/a,属地壳活动稳定区。苏州及邻近地区地震不强烈,据近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共发生大于4级的地震49次,大于5级的地震9次,其中较大的地震有1974年4月22日溧阳上沛5.5级地震和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沙溪5.1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国标GB18306-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一组),苏州市

7、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