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

ID:47998113

大小:1.5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1-11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_第1页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_第2页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_第3页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_第4页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2015.12.31总复习(非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复习主讲教师:刘浩•复习内容:作业、课本、课件、实验结论。答疑时间:2015.12.30(周三)地点:综合实验楼b339第1章章直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分析1...理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2.会化简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区分短路与开(断)路;3.会计算电功率(P=±UI),并判断器件作用(电源或负载);4.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设定参考点,,V=U);aao5.掌握欧姆定律(U=±IR)和基尔霍夫定律(KVL/KCL),熟悉电压源、恒压源、电流源、恒流源的特点;6.熟悉不同电路分析方法(戴维宁定理、结点电压法、电源等效变换、叠加原理、支路电流法)。KCL定律(结结点电

2、流方程点电流方程)I1aI2即:I入=I出+R1R2+E1I3R3E2对结点a:I1+I2=I3--bKVL定律(回路电压方程)即:U=U升降II12a+RR2+对回路1:E1=I1R1+I3R31E1I3R3E2-12-对回路2:IR+IR=E22332b如何判别元件的作用((负载作用负载作用or电源作用电源作用))?Ia★根据功率值公式P=±UI进行判别++ERU__bU、I参考方向相同,P=UI0,该元件吸收功率,起负载作用;P=UI0,该元件发出功率,起电源作用。U、I参考方向不同,P=-UI0,该元件吸收功率,起负载作用;P=-UI0,该件该元件发

3、出功率,起电源作用。等效变换是为合并同类电量,对外电路等效:•恒压源的串联(恒流源的并联)分别等于其代数和;•可以断开与恒压源并联的支路或元件;•可以短接与恒流源串联的支路或元件;•若进行电源内部的分析,应恢复原电路。+++++4VI2+4V–––U+5VU3U6V6A2V+3A5A(a)(b)(d)(c)–+I=-3A+++2VU=-2V3A5VU3U+5A★用戴维宁定理求负载电量的三个步骤aIaI有源++R0二端UZ+UZ网络-Uab_-bb对负载Z等效(1)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Uab(2)求等效电源的内阻R:0除去所有电源(电源

4、置零:恒压源短路,恒流源开路)(3)将等效电源接入待求支路将等效电源接入待求支路。。例11--1:1:用支路电流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R两端的电压U55R=6a2I5I4R=0.6R1=4+R4=0.2I31R=1U+55+U1=15V–––U4=2V解:设三条支路的电流I,I,I的参考方向145I+I=I145(R+R//R)I+RI=15123155RI+RI==2=24455联立方程解得U5=R5I5=45/192.3745/1945/192.37=2.37VV例11--2:2:•I=(-2A);I=(-1A);1•判断3V恒压源起电源还是负载作用?(电源)+I

5、IAs11V+-3V-1I1★根据功率值公式P=±UI进行进行判别判别例11--3:3: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aaa+++222++U3U+5V-U35V5A2V–-bbb(a)(b)(()c)解:aaa+++2++U5A3U5VU5V––bbb(a)(b)()(c)例11--4:4:用戴维宁定理列式并计算图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II+a4R3IS3R1–+bU18VS–1A20R43R2解解::(1)求开路电压UaabU=U-RI=18-3×11511151=15VVabS2SR0R(2)求等效电阻R0=R2=3+1IU(3)由等效电路

6、求Iab_U15ab25AbI.bRR3301第2章章交流电路交流电路1.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及其各种表示方法(相量式、相量图、波形图、三角函数式)及相互转换关系;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KCL、KVL)的相量形式及电路复数阻抗Z的作用(电压与电流间的桥梁,会判断电路性质:感、容、阻性);3.会分析RLC电路的性质(阻性、容性、感性);4.熟练掌握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复数计算、相量图计算);5.理解RLC电路串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电路呈阻性,感抗=容抗,阻抗最小);6.掌握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正弦量的三要素((时间域时间域←→相量域相

7、量域))1.瞬时值瞬时值::iIsintm初相位:正弦量的起始位置角频率:正弦量的变化快慢幅值:正弦量的大小辨析:2.波形曲线:i初相位、相位、相位差;Im角频率、频率、周期;幅值(最大值)、有效值;02tTi:瞬时值;I:有效值;正弦零点I:相量1.瞬时值2.相量3.相量图UutUmsinUmUUψitImsin2I阻抗:ZRjXZψ+U22UZ阻抗模:ZRXIXRLCXX-LC阻抗角(相位差):ψuψiarctanarc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