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

ID:48029130

大小:265.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8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_第1页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_第2页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_第3页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_第4页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运动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解题步骤:分析条件-情境描述-答题答题步骤:1、分过程;2、物理量说明;3、依据;4、力学表达式;5、牛顿第二定律;6、运动学表达式;7、联立求解。24.(13分)(2014新课标2)2030405060708090100150200250300350400v/(ms-1)t/s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其中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图象如图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所携装备的总质量,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h,在1.5km高度处的速

3、度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有:且联立解得:t=87sv=8.7×102m/s(2)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vm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平衡条件):由题图可读出代入得:k=0.008kg/m25.(18分)(2013新课标2)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

4、s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24.(14分)(2012新课标)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来源:Z&xx&k.Com](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

5、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24.(13分)(2011新课标)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24.(14

6、分)(2010新课标)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l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

7、(1)加速所用时间t和达到的最大速率v,,联立解得:,(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解得:24.(15)2010全国卷2如图,MNP为整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答案】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的距离可能为或【解析】根据功能原理,

8、在物块从开始下滑到停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的减少ΔEP与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数值相等。①设物块的质量为m,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则②③连立①②③化简得④第一种可能是:物块与弹性挡板碰撞后,在N前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的距离为⑤第一种可能是:物块与弹性挡板碰撞后,可再一次滑上光滑圆弧轨道,滑下后在水平轨道上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的距离为⑥所以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的距离可能为或24.(12分)(2014新课标1)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