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喻伟强.ppt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

ID:48049767

大小:3.8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01-12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_第1页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_第2页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_第3页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_第4页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穴疗法喻伟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耳穴疗法湘潭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喻伟强耳针概述定义来源与发展古籍记载耳脉《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手少阳三焦《灵枢五邪》……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备急千金要方》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针灸大成》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民间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国外古希腊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古埃及妇女节育耳针图的形成《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耳穴42个(耳与内脏的关系)1958年译成中文传入我国概述耳针体系中国耳针体系法国耳针体系耳穴标准《耳穴国际标准方案》1987.6西太地区卫生组织通过。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993年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十二经脉三百

2、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研究显示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耳部存在十二经脉相应的路线经络联系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耳前、耳上角脏腑联系《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二、耳郭的表面解剖耳轮耳轮结节耳轮脚耳轮尾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耳屏对耳屏三角窝耳舟屏上切迹屏间切迹轮屏切迹耳甲耳甲艇耳甲腔耳垂二、耳郭的表面解剖三、耳穴的分布耳穴分布与耳廓上的腧穴阳性反应点刺激点与头面对应的穴位与上肢对应的穴位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与内脏对应的穴位(消化系统特点)耳穴分布规律

3、耳垂、对耳屏耳舟对耳轮耳甲四、耳穴的部位 与主治主治呃逆、呕吐皮肤病血证(一)耳轮穴位12区11穴1)耳中(膈)部位耳轮脚耳轮1区主治发热、高血压、眼病、肝阳上亢诸症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部位耳郭向前对折的尖端耳轮6/7区交界2)耳尖主治风证(皮肤病、外感、眩晕、过敏性鼻炎等)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二)耳舟穴位6区6穴3)风溪部位耳舟内1、2区之间(三)对耳轮穴位13区14穴主治内脏疼痛(心/胃/胆/肾)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4)交感下脚端部位耳轮内缘与对耳轮下脚交界处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炎症疼痛失眠/高血压癫痫/戒断综合症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四)三角窝

4、穴位5区5穴5)神门部位三角窝后1/3上部三角窝4区(五)耳屏穴位4区9穴主治急性炎症/休克过敏/低血压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6-肾上腺下屏尖部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2区后缘主治神经精神障碍各种慢性病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六)对耳屏穴位4区8穴7-皮质下(脑)部位对耳屏内侧面对耳屏4区(七)耳甲穴位主治心/舌/神/脉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8-心部位耳甲腔正中凹陷中耳甲15区主治胃/牙/前额/肌肉部位耳轮脚消失处耳甲4区9-胃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腰/耳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10-肾部位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耳甲10区主治月经病、更年期、座疮、甲状腺等疾病部位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前下方耳甲18

5、区11-内分泌(屏间)(八)耳垂穴位9区8穴(九)耳背穴位5区6穴(十)耳根穴位3穴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五、耳针的临床应用(一)耳穴的探查方法望诊法变色红色鲜红-急病;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白色慢性病;中白边红慢性病急性发作灰色(淡暗)陈旧性损伤、肿瘤变形隆起、结节、条索、凹陷慢性器质性疾病、肿瘤丘疹红色、白色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慢性)(一)耳穴的探查方法血管变化充盈、扩张、网状等心脑血管疾病、炎证脱屑皮肤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一)耳穴的探查方法2、触诊法(一)耳穴的探查方法触摸法隆起、凹陷、结节压痛法+ ++ +++3、电测定法4、#染色法(一)耳穴的探查

6、方法5、#耳─心(脉)反射诊断采用光照、手触、棒压刺激耳穴时,桡动脉幅值、频率变化明显者,表示相应部位的病理变化(二)选穴原则五、耳针的临床应用按相应部位眼病-眼,子宫肌瘤-子宫按脏腑辨证眼病-肝按经络辨证眼病-胆/胃/膀胱面瘫-胃经腰痛-膀胱经按现代医学月经不调—内分泌过敏性疾病-肾上腺按临床经验1、毫针刺法五、耳针的临床应用(三)针灸方法消毒/针具/体位操作要点一般刺入2-3分(软骨)/深刺可达对侧皮下行针用捻转法,刺激强度因人而异单双侧针刺反应运动功能障碍者可活动肢体2、电针法: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3、埋针法4、压丸法5、穴位注射法6、刺血法皮肤病-耳背充血处扭伤

7、/急性炎症-耳尖五、耳针的临床应用(四)适应范围(五)注意事项严格消毒预防晕针禁忌病症习惯性流产/严重心脏疾病五、耳针的临床应用刺法灸法小结毫针刺法刺激经脉穴位--调气电针穴位注射灸法皮内针-------刺激皮部---------调气皮肤针-------刺激皮部、浮络---调气血三棱针-------刺激络脉---------调血火罐---------刺激皮部/络脉/经筋---调血为主头针------------微针系统耳针-----------微针系统脏腑患病时相应耳穴变化(1)组织细胞层次:角化层变薄-电阻生长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