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

ID:48058001

大小:294.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_第1页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_第2页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_第3页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_第4页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政公教育江西分校”,关注我们,送您惊喜!更多花钱难买的珍贵资料免费发送给大家。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及参考答案给定资料材料1近一个世纪以来,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习近平总书记和常委同志重温入党誓词,宣示了“不忘初心”的红色文化情结。我国的红色文化在上海萌芽、发展和传播不是偶然的。20世纪初,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印刷业、频繁的国

2、际交流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兴起,使上海成为思想舆论传播的重镇,各类思想学说争相登场、展开论战。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沪出版,上海成为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中心。同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作为桥梁,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地,这奠定了上海在红色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红色文化的历史完整性,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不只涵盖革命时期的上海,而且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积极支援全国建设,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3、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成为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凸显了以红色文化为基色的上海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材料2文化品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依托。2018年上海制订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大重点任务——全面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对标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高标准,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好做

4、法好经验,加快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着力构筑上海文化发展新优势,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走向世界的港口城市,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汇合,上海人兼收并蓄,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渐成为海派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传播,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为目标的红色文化,孕育于海派文化,又引领了海派文化发展方向。城市是现代文化的

5、载体。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一片不断生长着的土地。从考古发现上看,从最初的马家浜文化,过渡到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精益求精、创新发展、海纳百川,是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大体相同的文化性格特征和生存智慧。开埠以前的千百年间,从春申君封邑到沪渎渔村,从华亭善治到云间繁华,从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的青龙港,到江海通津、东南都会的上海港,上海由水而起,因港而兴,江南文化的刚健与雅致、开放与包容、务实与创新,为海派文化形成提供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明清之际,上海人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上,首开合作互鉴、为我所用、求真务实的先河

6、.材料3六朝以后的江南,特别明清时期的江南,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宋代以后,棉、丝、盐和茶在江南经济中占有相当高比例。明清时期的江南,由于人口密度高,不同区域自然禀赋有所不同,形成了一个多样化、专业化、精细化、有着充分市场的经济结构,已有粮食、棉花与蚕桑产区的专业分工。粮食产区面积最广,涉及苏、松、杭、嘉、湖、常、镇七府,棉花产区以松江为主,蚕桑产区以湖州为主。蚕桑区的中心是苏、湖、嘉、杭四府交接地区,尤以湖州的长兴、德清,嘉兴的桐乡、石门和苏州的吴江等地最为发达。茶、苎麻、蓝靛、漆、桐、柏、竹、木、渔、盐等,也都有专业化生

7、产,甚至植桑与养蚕也有分工。乌镇曾有远近闻名的桑叶市场,有些农户从养蚕产业链中独立出来,专门种植桑树、生产桑叶、运输桑叶、销售桑叶而不养蚕。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很高,丝织、棉纺、陶瓷、制糖、酿造、造纸、矿冶、五金等,各有专家。研究成果表明,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士大夫必兼农桑之业方得赡家,亦农亦商、士商一家的情况相当普遍,商贾地位不断提高,传统的“士-农-工-商”的顺序,实质上已经是“士-商-农-工”了。明清上海本是松江府属一县,一直浸润、成长在江南文化之中。明代与西洋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书籍的著名学者杨廷筠、李之藻都是江南人,研究

8、西洋文化非常出名的王锡阐也是江南人。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书,为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的杰出代表。在地理学方面做出非凡贡献的徐霞客、顾祖禹,都是江南人。长期居住在苏州的唐甄所著《潜书》,对社会积弊提出多方面的批评,在清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