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

ID:48065583

大小:278.0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1-14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_第1页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_第2页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_第3页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_第4页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句衔接题巧解七法制作:赵海军语句衔接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这一考点。由于该题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缀句成文的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因而一直倍受命题老师的青睐。下面结合近些年来的相关高考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一、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统一性统一的话题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而集中的。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语句就会衔接紧凑,思维就会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统一性就会遭到破坏,语句就会不连贯。例如:(2000年春季高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A.在家里犯

2、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明确:从保持话题统一的角度考虑,该题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也应该是“公安干警”,所以D选项衔接最恰当。二、看前后句式,考虑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一组统一在一个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结构上与前后句相同的句子,往往更能保持句子的连贯性。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下列句中括号内的两种表述,表述恰当的一种是:鲁大海--四凤的哥

3、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明确:这道题要从保持句子结构一致性的角度考虑。由于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为保持句子结构的一致,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b项。三、看语句顺序,考虑思维的合理性思维的合理顺序,在语言的连贯中一般体现在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逻辑推理等方面。不论我们采用何种表述顺序,其语句所显示出的语意都不能出现裂痕或阻隔,思维都应该是连贯流畅的。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4、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明确:这道题要从表述的顺序考虑,该题的顺序应该是逻辑顺序。“不传达上级指示”这一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应该放在“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践操作的工作前面,而不落实这两项工作的直接后果是“环保工作没人管”,最终的结果便是“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C选项排列恰当。四

5、、看词语照应,考虑语脉的相承性语脉的前后照应,必定有显性或隐性的词语与之相应。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相对应的词语,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承衔接。例如:(2006年浙江高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如对镜自照,情趣则为自我容貌。C.意象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

6、意象则为自我容貌。D.意象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则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为自我容貌,情趣则如对镜自照。明确:从先“情趣”后“意象”的前后照应的角度来看,答案应为A项。五、看画面色调,考虑情景的相融性遇到写景抒情的描写文字,不管它写的是什么景,抒的是什么情,也不管它是先写景后抒情,或是先抒情后写景,抑或是景就是情、情就是景,都应考虑情景的相融性,一定要依据“情景交融”的原则来选择与文段画面色调相一致的句子。例如:(1988年高考试题)为画线处选择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7、。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经萎落,显得这一带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明确:由情境氛围的和谐性来看,本题可以先排除A项和D项。原文已交代地点是一个“坟地”,季节由“枯水”可知是寒气料峭的晚秋或初冬,气氛是静寂的。全段写出了一种凄凉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