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

ID:48066829

大小:141.9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4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_第1页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_第2页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_第3页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_第4页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InvestigationrulesforforecasttomainpestsofteaplantPart1:Ectropisobliqua2012-10-31发布2012-11-3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867.1—2012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33/T867《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分为7部分:—第1部分:茶尺蠖;—第2部分:茶黑毒蛾;—第3部分:茶毛虫;—第4部分:假眼小绿叶蝉

2、;—第5部分:茶橙瘿螨;—第6部分:黑刺粉虱;—第7部分:长白蚧。本部分为DB33/T867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规范性附录。本部分主要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春华、商建农、周铁锋。IDB33/T867.1—2012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1部分:茶尺蠖1范围DB33/T867的本部分规定了茶尺蠖越冬基数、成虫羽化进度、虫口密度、幼虫发育进度及天敌的调查方法。本部分

3、适用于茶尺蠖测报调查。2越冬基数调查2.1观察区选择选择不同类型的茶园3块~4块。2.2调查时间分别于11月越冬幼虫入土化蛹后及次年2月初成虫羽化前,参见附录A。2.3调查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茶园定30个样点,每个样点2丛茶树(密植茶园不少于0.5m长茶行),挖取样点茶树基部半径30cm,深度5cm,周围土表内的蛹。检查活蛹、死蛹数,计算每6672m越冬蛹基数,调查结果记入表1,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1。表1茶尺蠖越冬基数调查表站别年度调查总面蛹数(头)调查日期调查蛹密度自然死亡存活率2积(m或茶备注2地点死蛹活蛹合计(头/667m)率(

4、%)(%)月日丛数)3成虫羽化进度调查3.1饲养法在冬后越冬蛹基数调查的同时,将蛹带回室内(不少于50头)。分别置于盛有保湿泥土的容器中,并将容器置于养虫笼中,或笼罩复土室外饲养(每笼不少于50头),保持一定的湿度,于次年3月气温回升后,逐日观察羽化进度、寄生及自然死亡数,调查和计算结果记入表2,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2,羽化率计算方式见公式(1)。1DB33/T867.1—2012羽化率(%)=累计羽化成虫数(头)×100…………………………………………………(1)总活蛹数(头)表2越冬代成虫羽化进度调查表站别年度调查日期当天当天羽累计羽自然死自然死总蛹

5、数寄生蛹寄生率羽化化率化率亡数亡率备注月日(头)(头)(%)(头)(%)(%)(头)(%)3.2诱集法3.2.1观察区选择选择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生产茶园。3.2.2调查时间从2月下旬或3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初见期开始点灯,至最后一代成虫终见后7d止。3.2.3调查方法设置测报灯诱蛾。应避免茶园四周障碍物对光线照射的影响,灯高出茶丛60cm~70cm,灯下设置收集漏斗,下接毒瓶(或水盆,在水盆中滴入少许煤油或肥皂液),每晚18时~24时点灯,逐日清点蛾量,调查结果记入表3。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3,诱集成虫量最大的这段时间即为发蛾高峰期。表3茶尺蠖田间蛾量记载表站

6、别年度调查日期蛾量(头)当代逐日累计蛾量调查地点查蛾方法天气情况月日雌雄合计(头)3.3田间查蛾法2在固定虫源地块100m茶行或333m,每天早上用1.5m长竹竿拍打茶丛两侧,目测蛾量,并记载于表3,从第一代以后各代进行。4幼虫密度及发育进度调查4.1调查时间每隔3d~5d调查一次。2DB33/T867.1—20124.2调查方法采用行列法,每隔5行~7行查1行,即边走边看,记录发虫中心数,计算单位面积发虫中心数,2通过抽查发虫中心虫数及虫龄(虫龄区分参见附录B、幼虫分龄历期见表C),即可换算成每667m茶园虫量,见公式(2),记入表4,档案记录见附录表

7、D.4。发虫中心数(个)×发虫中心平均虫量(头)2每667m虫量(头)=2×667………(2)调查茶园面积(m)注:发虫中心为茶园中1~3龄幼虫集聚的茶丛蓬面区域表4茶尺蠖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表站别年度各龄幼虫数调查日期总虫数茶园类型1龄2龄3龄4龄~5龄(头)月日头数%头数%头数%头数%5天敌调查5.1调查时间结合幼虫发生量调查同时进行。5.2调查内容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寄生菌的种类和数量。5.3调查方法捕食性天敌中的蜘蛛采用振落法调查;寄生蜂的调查,从田间采集茶尺蠖1龄~2龄幼虫100头,带回室内解剖观察,或室内饲养观察出蜂情况;其它天敌调

8、查采用目测法,并计算寄生率,见公式(3)。记录样点中观察的各种天敌数量,记入表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