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分析及建议.pdf

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分析及建议.pdf

ID:48076168

大小:999.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2

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分析及建议.pdf_第1页
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分析及建议.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分析及建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分析及建议殳宏许辉庭(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摘要:本文分析了一起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拉裂事故的原因:由于锅炉运行原因使管子传热恶化,热偏差增大,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最终使管子在薄弱位置(焊接热影响区)产生破坏、同时提出了改进建议一关键词:过热器管;管壁结垢;异种钢焊接;焊接热影响区;断裂设备背景简介:某电厂2号炉,余热锅炉过热器型号:Q90/466/12.5-1.3/230,设计参数:1.3MPa/230℃。1缺陷描述该锅炉蒸发器运行半年时发现烟道内有异常声响,侧检查门可见蒸汽漏出,蒸发量明显下降,判断过热

2、器泄漏,停炉检查,发现一根过热器管子(第二排左起第7根)近下集箱处断裂,如图l所示。该过热管规格为‘P45x3.5,材质15CrMo,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集箱焊接连接,集箱材质20#,断13附近管子粘附大量盐垢。2原因分析(1)在该锅炉运行状态,由于工作压力低,过热蒸汽的温度较高,体积流量大,管道的流动阻力大,造成运行时汽包的压力较高。为了控制汽包的压力,过热器旁通阀一直开启,造成到过热器的蒸汽量不够,过热器蒸汽流速下降,对管子的冷却不够,壁温上升,造成较大的热偏差、膨胀偏差。(2)该锅炉用的软水中含盐量较大,导致管壁结垢严重。以下是该炉某一天水处理数据

3、:夜班毕班中班PH值8.488.458.27软化总硬度(mmol/L)0.03O.020.02给水总碱度(mmol/L)4.233.172.75氯离子(mg/L)116.5115.8l117.26PH值12.2312.1512.19碱度(mmol/L)28.1226.4325.87炉水氯离子(mg/L)404.12402.54405.43PO。’。(mg/L)O.440.43该锅炉中蒸汽带水率约为l%,蒸汽流量约为12500kg/hr,蒸汽中的炉水含量约为:125kg/hr,CL离子约为:509/hr。蒸汽带大量的盐分到过热器,导致管壁结垢堵塞管道,过

4、热管传热恶化,管壁局部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起过热器与集箱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大,同时也易引起管道超温拉裂。(3)该过热器管与集箱的连接方式采用插入式,小坡口,不全焊透,异种钢焊接(20#+15CrMo)的形式。对20#钢和15CrMo的焊接性能进行分析:⋯20#钢属于低碳钢,由于其含碳量低,锰、硅含量也少,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因焊接而产生严重硬化组织或淬火组织,20#钢焊后的接头塑性和冲击韧度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后热,焊后也不必采用热处理改善组织,整个焊接过程不必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焊接性优良。15CrMo属于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其以

5、Cr-Mo以及Cr—Mo基多元合金为主,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中温强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硫和氢腐蚀的能力。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性与低图1过热器管子近下集箱处断裂2016圭999化善彳理l131≥尽t1:警毪磷;:参lo≯誊一鞠,:b热影响区组织(400X)图2焊接接头金相分析可见,热影响区的硬度明显增大,增大了冷裂纹产生的可能性。同时,一些耐热基体金属及焊接接头,当存在一定量的杂质元素时,还有明显的回火脆性,在350~500。C的温度区间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脆变,导致断裂。虽然该过热器工作温度不到350℃,但由于前面所述导致的管壁温度增加,有可能使该接头

6、温度超过350。C。对该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进行金相分析,如图2所示。可见,管子基体组织为细小F+P组织,热影响区热影响区组织为粗大F+P组织。这是由于焊接过热,导致了晶粒粗大,这使钢的塑性和韧性都大大下降。综合以上原因的结果:管子传热恶化,热偏差增大,个别传热不好的管子温度远高于冷却较好的管子,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最终使管子在薄弱位置(焊接热影响区)产生破坏。3改进与建议(1)换管更换损坏的管子。为消除近缝区的淬硬现象,应选择适当的预热温度和焊后热处理温度。同时为控制软化区的软化程度,应选择低的预热温度和偏小的线能量。(2)冲洗过热器管完全清除过热器管

7、内积盐,并在以后使用除盐水作为锅炉给水,确保蒸汽品质。(3)关闭过热器旁通阀启炉后,关闭过热器旁通阀(注意:该阀仅作为过热器超温调节用),确保蒸汽经过过热器加热后外送。参考文献:[1]强天鹏,压力容器检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作者简介:殳宏,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承压设备检验工作。(上接第130页)非氧化性杀菌剂主要是控制微生物粘泥对氧化性杀菌剂的抗药性,同时剥离附着在系统管壁上的生物粘泥,长期使用氧化性杀菌剂会增加菌藻的抗药性,所以需要交替投放非氧化性杀菌剂。其杀菌机理主要是与菌藻细胞表面形成静电破坏其生命体征,同时可破坏菌藻的新陈代谢与

8、酶来达到控制效果。通过药剂剥离系统内管壁附着物之后,应尽快在冷却塔进行人工打捞或用旁滤器进行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