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pdf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pdf

ID:48123059

大小:1.24 M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pdf_第1页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验交流浅谈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何敏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1)摘要:山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之一,而且山地面积在我国土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平原面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城市中平地超荷载的使用,另一方面城市人对环境与建筑形态的不断追求,自然地,山地的开发和利用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本文以实际工程——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广东基地项目为例,分别从建筑形态和空间利用,交通组织与消防,雨水收集与山体排洪,挡土墙的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山地建筑;建筑形态;交通;雨水中图分类号:TU29文

2、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3)11—41—02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地的开发建设开始超负荷地运行。在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国外建筑风格的不断影响下,人们对建筑形式与景观的重视在不断地加强。山地建筑也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出于这种现实的迫切性,希望针对以下工程实例,总结山地建筑的实际可操作性。1工程概述及选址本工程设计以主入口为起始点,设置景观护坡、入口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广东基地是经国家批准的广场、升旗台、最后到达综合训练楼的柱廊广场,层层递一个公安消防部队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位于中国

3、进,中心突出,同时主轴两侧建筑群落沿山势层层叠叠,并的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龙眼洞盆地,四周环绕花形成环抱式的空间布局,有效烘托综合办公楼的中心标志岗岩山丘,盆地底部平坦,地面海拔30~40m,边缘海性,塑造端庄大气的视觉形象。区内最高点206m,最低点拔40~50m和60m的二级台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131m,地貌高低起伏,高差变化较大。地块内除了中心谷为砂壤土。地坡度较为平缓在10度以下外,其余大部分分布在10-40基地平面大体呈东西斜向矩形,但用地界线走向不规度,坡度较大。设计时通过区域整体大环境的坡度分析

4、,以则,部分用地界线沿山体分水岭自然走向。地块总体北面25度为界点,选取出相对适宜建设的区域,并以这些区域高南面低、东西面高中部低。用地北段西、北、东面均为为基点,在自身挖填土方平衡的大原则下,采取小台地、小高约15-25m的山坡地,三面山坡地围合成面积约3000m²挡土、小支护、建筑依山而建的方式整理出标高在160m、的中心平地。用地红线外南侧为山谷地,其标高低于平地178m、159m、158.5m四块不同标高的台地,以满足建筑建标高约15-20m。设和场地设置的需求,背景山体原则上保留自然形态,以作本工程设计包括综

5、合楼,救援大队楼,体能馆。基地为区内建筑的天然绿色依靠。建筑以山体为烘托,建筑体块总用地面积171451.8m²,总建筑面积40388m²。综合楼为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大量的屋顶轮廓,可以为绿色高层建筑,其余为低层建筑。屋面留有余地。大片屋面可以存放太阳能板,使得建筑能用上循环能源。综合楼与救援大队楼充分地利用接地空间2山地建筑设计要点作为停车场,使得空间利用上更为紧凑,也减少土方回填。2.1山地建筑形态及高差空间利用山地建筑的设计特征主要是“山体,景观,建筑”,处理好这三者的矛盾,这个建筑就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建筑

6、依山而建,与原有景观的有机结合,采取小台地、小挡土、小支护等的形式,创造出良好的建筑艺术效果,也可以有效的节省工程成本。再者利用原有地形的高差,在低位设计利用为停车场和设备用房等辅助的空间,大大减少了土方的开挖回填。建筑设计时仔细研究建筑的接地形式,尽本工程的景观设计因为山体的存在更显特色。建筑背量利用山地建筑地形的优势,使使用的面积增加至最大。面有园区内原有的地形、地貌特色为烘托,利用植被与山体,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里体现大气、流畅的自然景色,并与建筑群体相互映衬,产面的第3.

7、0.6条: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生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和谐韵律。建筑的主入口处,以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入口广场、校门、礼仪广场、升旗台层层递进的中心景观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轴及建筑群体间收放有致的空间,形成起承转合,交响乐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章一般的空间序列关系。从而形成两道优美的风景线。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2.2交通组织与消防疏散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

8、看台下的空间山地建筑的总体规划中,竖向与交通道路设计有是另不应计算面积。这样使得空间能充分的利用。一难点。要做到土方量控制到最小,关键就要设计人员仔2013年第11期建筑建材装饰41经验交流细的研究原始地形,综合平衡每栋建筑的建筑设计标高,本工程周围近期无市政给水管,基地用水全部采用地道路标高,道路坡度,排水方向等。研究地形结合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