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ocx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ocx

ID:48127422

大小:14.4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1-2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ocx_第1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学案练习题半月初级中学王怀金一、填空题: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填朝代)的()(填人名)。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写景名句是()。本诗中用典的一联是()。诗人巧妙运用了“()”《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而且另翻新意。本诗中既表现了自己希望张丞相引荐自己做官,又表现了自己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的一联诗句是()。二、问答题:1、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三、选择题: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涵虚”句中“

2、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

3、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四、判断题:正确的打“Ѵ”,错误的打“х”A、诗的前四句写的是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答案一、填空题:1、唐朝孟浩然。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欲济无

4、舟楫,端居耻圣明。问答题:1、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意思对即可)2、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意思对即可)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前半首写洞庭湖,既是为了扣题,写洞庭湖的壮丽,也是为了起兴,为表现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后半首主要用比,

5、以“舟楫”喻引荐,喻出仕的途径;以“垂钓者”隐指官吏;以“羡鱼”喻对仕途的向往;又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弦外之音,隐含求仕之意。三、选择题:1、B2、C3、D四、判断题:A(Ѵ),B(Ѵ),C(х),D(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