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与混炼工艺.ppt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

ID:48155254

大小:50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17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_第1页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_第2页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_第3页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_第4页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合与混炼工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混合与混炼工艺一、橡胶的塑炼与混炼工艺二、塑料的混合与塑化工艺一、橡胶的塑炼及混炼工艺1、原材料处理—物料的检验—烘胶与切胶(破胶)烘胶:解除生胶结晶,降低生胶强度(在烘房进行:T=50~70℃,t=数十小时)切胶:将从烘房取出的生胶用切胶机切成10Kg左右的小块,便于塑炼破胶:在辊筒短而粗的破胶机上进行,以提高塑炼效率,e=2~3mm,T<45℃—配合剂筛分与研磨2、生胶的塑炼(1)塑炼的目的定义:通过热、氧、机械力或某些化学试剂的作用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的可塑性状态的过程。目的:降低生胶的弹性

2、,增加可塑性,获得适当的流动性。本质:橡胶分子链断链,降低生胶分子量。一、橡胶的混合及混炼工艺2、生胶的塑炼(2)塑炼的机理塑炼化学塑炼机械塑炼低温塑炼高温塑炼低温塑炼机械力的作用、氧的作用塑炼后增重:氧的加入高温塑炼自动催化氧化连锁反应:氧引发(链柔软,活动性好)→机械力作用较弱链引发:RH+O2→R·+HOO·链增长:R·+O2→ROO·ROO·+R’H→ROOH+R·’(又可重新与O2反应)链终止:ROOH→分解成稳定的较小分子(3)塑炼的影响因素机械力的作用机械力↑→塑炼效果↑温度温度对低温塑炼和高温塑炼的

3、影响不同氧作用化学塑解剂温度的影响:温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4)塑炼工艺a.开炼机塑炼低温塑炼:T↓→塑化效果↑→T﹤45-55℃(辊筒冷却)分段塑炼:t↑→T↑→塑炼效果↓一段塑炼:t=5-15min速比一定,辊距e↑→剪切↑→塑炼效果↑加入化学降解剂、减少装胶量→塑炼效果↑(4)塑炼工艺b.密炼机塑炼高温塑炼:塑炼效果优于开炼机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橡胶降解时间↑,转速↑,上顶栓压力↑→塑炼效果↑化学降解剂作用比开炼机塑炼时明显3、胶料的混炼工艺(1)开炼机混炼:包辊、吃粉、翻炼、出片影响因素:温度辊距

4、包辊、吃粉:e略大;分散时:e小些;出片时:e大些转速与速比转速=18-20rpm;速比=1:1.1—1:1.27装胶量16英寸开炼机:16-22Kg;22英寸开炼机:45-62Kg3、胶料的混炼工艺(2)密炼机混炼:润湿、分散、捏炼、出片影响因素:温度:未加硫化剂:T=150-160℃;加硫化剂:T﹤130℃转速未加硫化剂:快速混炼;加硫化剂:慢速混炼;上顶栓压力↑→混炼效果↑装胶量:f=0.48-0.75二、塑料的混合与塑化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与某些添加剂相互配合而成的一类可塑性材料。分类—根据组成不同

5、,塑料分:单组分塑料——树脂含量很高多组分塑料——合成树脂+多种添加剂(应用较多)粉状、粒状塑料配制流程图二、塑料的混合与塑化1、原料的准备:预处理、配料计量、输送2、初混合:设备:高搅、S型和Z型捏合机、转鼓式混合机、螺带式混合机工艺:可适当提高温度(为了提高某些添加剂的渗透速度)终点一般凭经验控制二、塑料的混合与塑化3、塑化设备:开炼机、密炼机、挤出机工艺:开炼机空气冷却—粘度↑→剪切速率↑→剪切效果↑氧化降解—不宜时间太长密炼机—出料呈团状→需开炼机压成片状物挤出机—连续操作,出料呈条状、片状,可直接切粒得到

6、粒状塑料二、塑料的混合与塑化3、塑化工艺:热塑性塑料:物理作用→通过实践确定tT、剪切速率等热固性塑料:主要是物理作用塑化时树脂起一定的化学反应4、粉碎和粒化作业P59:习题4、8、9、13、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