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热压(N).ppt

8热压(N).ppt

ID:48161139

大小:2.47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20-01-17

8热压(N).ppt_第1页
8热压(N).ppt_第2页
8热压(N).ppt_第3页
8热压(N).ppt_第4页
8热压(N).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8热压(N).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压(Pressing)杨永前本章主要内容8.1人造板热压基本原理8.2主要热压工艺对板材性能的影响8.3制品的密度梯度和预固化层8.4热压设备本章重点内容※热压三要素(温度、压力、时间)的概念、作用以及选择原则※主要热压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人造板产品密度梯度及预固化层形成原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不同热压设备的比较(结构、生产产品性能)人造板的热压:指板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热量和压力的作用,制成一定密度和一定厚度的板材.热压的作用:使胶粘剂固化,将板坯压实到要求的厚度.加压使板坯中的木材单元相互之间紧密接触,并使板坯中部

2、分水分汽化,从板内排出,加热使胶粘剂固化。8.1人造板热压基本原理表面上看,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是热压工艺的三要素。实际上,热压过程是结合板坯状况(如板的含水率,胶种,板厚,板种等等)进行三要素的组合。正确的热压工艺规程制定必须了解热压工艺基本理论。8.1.1胶合基础知识8.1.1.1材料的表界面※(1)表界面科学发展简史材料的表界面现象很早就引起科学家的重视。早在19世纪中叶或更早的时候,科学家就注意到材料的界面区具有不同于本体相的特殊性质,表界面性质的变化对材料的许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1875-1878年,著名科学家Gibb

3、s首先用数理方法导出界面区物质的浓度一般不同于各本体相的浓度,奠定了表界面科学的理论基础。一个多世纪前,液态表面张力的测定,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量测定等表面测定技术,被应用到表面现象的研究中,许多科学家对粘附、摩擦、润滑、吸附等表面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1913-1942年,美国科学家Langmuir对蒸发、凝聚、吸附、单分子膜等表界面现象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此荣获1932年的诺贝尔奖,被誉为表面化学的先驱,新领域的开拓者。20世纪前40年内,表面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量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领域,如食品、造纸、涂料、橡胶、建

4、材、冶金和复合材料等行业,对这些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改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表面科学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5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工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表面科学进展缓慢的局面。电子元件的微型化,航天部件的小型化,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表面对体积的比值愈益增大,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愈显得重要。70年代初,表面现象的研究进入了微观水平,表面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表面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公众的承认。(2)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原子或分子与内层情况不尽相同。众所周知,分子之间存在短程的相互作用力,成为范德华(Vanderwalls)力。处

5、在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周围同种分子的相互作用力,从统计平均来说分子间力是对称的,相互抵消。但处在液体表面的分子没有被同种分子所包围,在气液表面上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体分子的吸引力比液体方面小得多,因此气液表面的分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这种分子间的引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它与分子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所以表层分子所受临近分子的引力只限于第一、第二层分子,离开表面几个分子直径的距离,分子受到的力基本上就是对称的了。这种分子间的引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它与分子间距离的7次方

6、成反比。所以表层分子所受临近分子的引力只限于第一、第二层分子,离开表面几个分子直径的距离,分子受到的力基本上就是对称的了。从液相内部将一个分子移到表面上来要克服这种分子间引力而做功,从而使系统的自由焓增加;反之,表面层分子移入液体内部,系统自由焓下降。因为系统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故液体表面具有自动收缩的能力。液滴在无外力作用时呈球状就是这个道理。设在一边可以活动的金属丝框中有一层液膜,如图所示。如果不在右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方向的外力F,液膜就会收缩。这就表明,在沿液膜的切线方向上存在一个与外力F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垂直于液膜边缘的力作用着

7、。实验表明,外力F与液膜边缘的长度成正比,比例常数与液体表面特性有关,以б表示,称为表面张力,即式中:L——液膜边缘长度(因液膜有两个表面,故取系数2)m;F——为外力N.上式表明,表面张力是单位长度上的作用力,单位是N/m。它是反抗表面扩大的一种收缩力,它的作用是使一定体积的系统具有最小的表面积。表面张力也可以理解为系统增加单位面积时所需作的可逆功,单位为J/m2,是功或能的单位,所以б又可以理解为表面自由能,简称表面能。(3)固体表面★固体表面自由能固体表面上的分子和原子与液体表面一样,受到到的力是不平衡的,这就使固体表面具有表面自

8、由能,简称表面能。固体的表面能也是产生1cm2新表面所需消耗的等温可逆功。★固体表面吸附性固体表面具有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固体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具有剩余的力场,对周围介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具有吸引力。根据吸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