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

ID:481958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9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无机械触点的继电器设计1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电器实现了无触点化,固态继电器便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实现了无触点化,首先使其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了,其次在减小噪音和干扰、缩小体积等方面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电器的无触点化无疑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时至今无触点电器的使用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普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使用的可靠性问题。在主回路过载的情况下,往往使构成无触点电器的主要元器件(如晶闸管)损坏,从而使整个控制系统失灵,因此研制一种快捷而可靠的保护电路具有重要意义。继电器技术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将产生新

2、的继电器领域:继电器技术一旦与其他学科结合定会诞生一系列崭新的继电器领域和重大经济增长点。70年代与半导体技术、光电技术相结合诞生了SSR。最新的典型例证便是使用MEMS技术研制成功的微型机电继电器。该微型继电器既不是传统继电器外形尺寸的机械缩小,也不是继电器简单的拓展和延伸,而是由微电子技术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微小型化革命的产物,是微电子技术与精密加工技术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它几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光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微型继电器的发展开辟了一全新的继电器领域,它能实现许

3、多继电器不能完成的功能,在航天、航空、汽车、生物医学、环境控制和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微型继电器是跨世纪的科学技术,在21世纪知识经济中将有更大发展。这向我们昭示:强调和加强交叉学科的结合,对我国继电器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网络的兴起把世界带进了经济发展的又一新时期。未来10年,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高速发展的时期。继电器作为电子信息业的支撑产业以及作为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其技术发展将是革命性的。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主流。模拟到数

4、字的转变将是未来10年内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主旋律。继电器必须积极应对这种革命性的转变。面对技术不断创新、市场不断出现新的需求,继电器行业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应有新的思路,应尽快制订从模拟技术市场向数字技术市场转变的战略措施,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高技术化,全面提升继电器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数字化技术发展对继电器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微型化、薄型化(表面贴装);低功耗、低损耗(绿色化);高频化;抑制EMI/RFI;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多功能化、组合化、模块化、智能化。  继电器主要市场正从传统的电子产品转向数字化信

5、息产品: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终端产品、数字音视频设备以及信息家电等产品。当今,通讯与网络、计算机及软件、家电等消费类电子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走向融合,这种结合和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这场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继电器技术和产业一定要以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去满足新兴产业和新的生产技术工程化、智能化的需要,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继电器自身加速向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转变。⑴小型功率继电器:小型功率继电器通常指最大触点开闭电流大于2A的通用电磁继电器(EMR),这是目前市场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类

6、继电器,按产品类型划分,已占继电器的半壁江山。这类继电器技术发展已相当成熟,近期,技术发展的新目标是:继续减小体积,向薄型(高5mm)和窄型(宽5mm)两个方向发展,以进一步降低PCB层间距离或减小PCB安装面积;进一步降低功耗,大力研制和推广环保型以及节能保持型继电器,努力解决触点“粘结”故障难题;在体积减小的同时提高绝缘性能,隔离电压大于2500V,满足Bell Core和FCCPart68等标准要求;提高可靠性,高可靠不再为军用继电器所垄断,对通用继电器已提出50PPM或更高的要求。⑵低电平信号继电器:  低电平信号继

7、电器通常指最大触点开闭电流小于2A的通信继电器,主要用于通信、网络产品、计算机等信息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通信继电器约占继电器总量25%。  该类继电器采用永磁设计以获得较小底面积及较低的功耗,采用DIP封装以适应自动插装和SMT的需要。目前通信继电器的主流产品是第三代程控交换机通信继电器,14.0×7.0×5.5,140mW,结构采用平衡力式极化型,由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生产制造。1998年国际上已推出第四代通信继电器,10.0×6.5×5.0,0.7g,100mW;表面贴装型,耐热260℃、5~10s焊接热;隔离电

8、压大于2500V,满足Bell Core和FCC等标准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地面站等领域采用的新型高频继电器能无失真地传输信号。适用于W—CDMA方式的小型高频继电器(2.5GHz),其插入损耗:0.2dB以下,隔离度:60dB以上,电压驻波比:1.2以下。⑶汽车继电器:  汽车继电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