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

ID:48205550

大小:51.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6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案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案[26]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D )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重要性,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

2、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④适合题意;①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是错误的。故选D。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 C )A.中华文化相互交融、日渐趋同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各具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中华文化各具特色,永不融合[解析]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与材料不符,排除B。A中“日渐趋同”、D中“永不融合”

3、均表述绝对化。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故选C。3.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称为琴,近代为区分琴与西方乐器中的琴,因此添加“古”字,称之为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 C )A.保护古琴→民族文化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B.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C.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

4、文化D.保护古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类文明重要标志→民族文化交流[解析] 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是基于保护古琴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C符合题意。民族情感集中表达的是民族节日,不是文化遗产,A错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传统建筑的继承,B错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文字,D错误。故选C。4.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

5、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 B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 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正确;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等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正确;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错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③

6、错误。故选B。5.城市精神是驱动城市演进的灵魂。人们更青睐有独特气质、独特身份认同或独特精神的城市。曲阜的居民因保存下来的儒家文化遗产而骄傲;伦敦人以人文传统和对外开放为傲。打造城市精神需要( A )①根植历史,文化认同 ②独树一帜,突出特色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保护遗产,重在开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打造城市精神需要根植历史,文化认同,独树一帜,突出

7、特色,①②适合题意;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文化遗产重在保护,④错误。故选A。6.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B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

8、.③④[解析] 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说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故③符合题意;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故①符合题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