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

ID:48231706

大小:845.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1-18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_第1页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_第2页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_第3页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_第4页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第2章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ISO/OSI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ISO)的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ReferenceModel,OSI)。它规定了开放系统在分层、相应层对等实体的通信、标识符、服务访问点、数据单元、层操作、OSI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元素、组成和功能等,并从逻辑上把每个开放系统划分为功能上相对独立的七个有序的子系统。所有互连的开放系统中,对应的各子系统结合起来构成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中的一层。2本

2、章知识要点:协议分层OSI网络参考模型TCP/IP网络模型2.1模型将网络分解为层3参考模型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技术上的大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从硬件到与网络有关的高层软件联网问题,分解成一系列互联和互联关联的子问题,然后分别解决每个子问题。计算机科学家将这种方法称为分解处理。在互联网把互连功能划分为多个层次,每层功能需要不同的协议,故叫做协议分层。4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够阅读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52.1.1一个生活中通信的例

3、子日语使用者日语使用者手语两人通讯模型的特点:模型具有三个层次相同层次的交流都是独立进行的,不受其他层次影响上下相邻两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提供服务”和“使用服务”来进行说明7分层设计的好处复杂问题简单化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例如:文件传输或电子邮件服务模块的设计,不必关心底层通信线路是光纤还是双绞线82.2OSI网络参考模型概述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是198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参考模型。作为一个概念性框架,它是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和应用软件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标准。现在,此模

4、型已成为计算机间和网络间进行通信的主要结构模型。目前使用的一些网络通信协议的结构都是基于OSI模型的。2.1.1OSI的标准制定与测试OSI标准主要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所共同制定的,它们也可合称为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简称ANSI),是美国制定编码与信息纲要的重要组织。92.1.3ISO/OSI网络体系结构ISO/OSI网络体系结构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ReferenceMo

5、del)。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整个计算机网络功能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也称“七层模型”。每层之间相对独立,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102.2TCP/IP网络模型因为TCP/IP体系结构是在OSI参考模型于20世纪80年代完成前设计的,所以两个模型略有不同。如图显示了表明本地TCP/IP模型的层,并且将它的层映射到参考模型的层中。与OSI参考模型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相关联的一些功能出现在TCP/IP的应用层,而OSI参考模型的会话层的某些方面也出现在TCP/IP的传输层。11网

6、络接口层分层模型比较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OSI7层模型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TCP/IP5层模型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IP4层模型12层与层之间的通信层与层之间的接口1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传输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传输层7-6接口6-5接口5-4接口4-3接口3-2接口2-1接口7-6接口6-5接口5-4接口4-3接口3-2接口2-1接口76543217654321网络层网络层物理层

7、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3-2接口2-1接口3-2接口2-1接口物理通信第1第1第1第2第2第2第3第3第3对等层通信(第4层)对等层通信(第5层)对等层通信(第6层)对等层通信(第7层)14层的组织方式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传输层应用支撑层网络支撑层网络/应用链接层TCP头部IP头部TCP头部数据数据H7H7H6数据H7H6H5数据H7H6H5MAC头部TCP头部IP头部数据H7H6H5数据H7H6H5MAC头部TCP头部IP头部数据H7H6H5尾部尾部数据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数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

8、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比特帧报文段PDU高层数据IP头部TCP头部数据IP头部MAC头部TCP头部数据TCP头部尾部物理层FTP服务器OSI模型简介16OSI模型中各层——物理层涉及的内容:接口媒体和物理特性比特的表示数据率数据率比特同步线路配置物理拓扑传输方式17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