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

ID:482936

大小:34.4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08-10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_第1页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_第2页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_第3页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_第4页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澧县实验小学网络联校创建工作方案一、概述1、项目名称:网络联校2、申报单位概述临澧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88年,是县教育局直属小学,临澧教育的窗口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1000m2,建筑面积8890m2,现有教学班级34个,在校学生2057人。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8人,专科学历50人;有周乃恒、周兰英、胡菊香等3名特级教师;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80人;有10名市县学科带头人,26名省市骨干教师;有21名教师分别在省、市级教学比武中获奖,23名教师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先后获得湖南省合格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常德市名优学校、常德市示范性完全小学、常德市明星学校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授予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十百千万工程创新应用示范学校。3、工作目标内容与期限工作目标:我校地处临澧县城区,属于县直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和硬件水平相对优越,软件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我校还是2013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两年的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试点工作目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何充分发挥试点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性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已成为学校争创省名优学校,打造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

3、须破解的课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扶助薄弱学校进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容与期限:主要内容是:立足城乡之间,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网络主校(临澧县实验小学)与网络分校(修梅镇中心小学、停弦镇中心小学、临澧县第四完小三所学校)之间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和教育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机制,推动联盟学校间教师的教学互助、教研互帮互学、同步互动、教学相长,努力实现联盟学校学科教学同步直播、同步互动直播的设施条件建设标准,不断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研究创新网络环境下转化学困生研究课题。

4、我校创建网络联校示范工作选题确定为: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困生的转化。项目探索的周期为两年(2017--2018年)二、网络联校立项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1、拥有实力雄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团队。学校拥有3名特级教师,一大批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经验。学校经常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45岁以下教师人人能熟练从网络获取教学资源,完成网络交流,80%的教学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合格。2、具备优越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2001年学校就被授予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年来,我校信息技术建设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学校不断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具备

5、的信息化状况为:网络中心现状:网络中心由2台服务器、4台核心交换机、8台楼层交换机、1台路由器组成,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50m互联网。校园计算机终端现状:学校共有计算机网络终端156个。交换机总接口240个。各教室、教学功能室、行政办公室、计算机房、教研室的桌上均有终端。学生电脑室有电脑72台,教师电脑“一人一机”。数字化多媒体“班班通”现状:在全校34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班班通”设备并投入使用。“班班通”使每一间班级教室都能上网,为师生共享网上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校园广播网现状:学校的有线广播网络,采用智能控制器,具有独立的分区广播功能,拥有独立的智能定时控制。校园闭路

6、电视网现状:学校拥有校园电视台,有专门的电视台演播室和电视中心主机房各1间,闭路电视信号辐射到全校34个班级教室。学生多媒体电脑室:学校拥有多媒体电脑室一个,共55台计算机,2010年配置,运转性能良好。多媒体电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电教室1个,面积100平方米,可供70名学生上课。多功能报告厅:学校拥有多功能报告厅1个,面积400平方米,融多媒体教学、教师会、视频报告于一体。目前,我校已拥有“一台”、“两站”、“三室”、“四网”校园信息化的硬实力。“一台”即校园电视台,拥有中心主机房1个,辐射到全校30多个班级教室;“两站”即学校网站和卫星地面接收站;“三室”即多媒体电教

7、室、多媒体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四网”即校园电视网、千兆校园网、校园广播网和视频监控网。3、有着强有力的信息化建设保障支撑。一是发展环境优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等发展要求,临澧县委、县政府也对我校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临澧县提供数字校园建设蓝本”。二是组织结构完备。成立了以校长李光才为第一责任人,副校长黎松具体负责,副校长汪明初、刘军,教务主任胡菊香、财务会计杨惠林、专职信息技术管理员李伟等人员保障为主体的信息化工作团队,确保把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