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

ID:48335455

大小:24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7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2 魏晋至宋元时期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融汇·贯通·拓展练(二) 魏晋至宋元时期(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7·全国卷Ⅱ·26)《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家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

2、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北京海淀期中)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改革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A国家将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B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C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2019年高考大二轮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D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发动对南朝

3、的征讨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其逻辑关系是:改革前的北魏(问题);孝文帝改革措施(解决问题);“国家将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与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是并列关系,故A项错误;如果中原如此残破不堪,孝文帝迁都为何?前后不构成逻辑关系,故B项错误;由于存在豪强地主的行为,为了加强地方政权管理,故推行三长制,故C项正确;为了解决矛盾,推行的是改革,而不是征讨,故D项错误.答案:C3、(2017·惠州一模)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

4、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解析:三教合一的趋势是在隋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葛洪主张“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B项正确;下层民众不会对黄巾军的领袖进行贬低性的评价,故C项错误;单纯葛洪的主张并不能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故D项错误.答案:B4、(2017·江苏卷·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2019年高考大二轮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

5、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解析:由“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存在,故A项错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政府效率无法得到极大提高,故B项错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是为了分散相权,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之间的制约关系有所变化,这两种变化加强了君权,削弱了相权,故C项正确;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决策权归皇帝,中书省、门下省无决策

6、权,可排除D项.答案:C5、(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年届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人才B、引领了人们的价值观C、加强了中央集权D、冲击了士族门阀制度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故A项错误;诗中反映的是诗人中了进士之后的得意心情,体现出科举制导致社会形成了以科考中举为追求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2019年高考大二轮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科举制冲击士族门阀的作用

7、,故D项错误.答案:B6、(2017·北京卷·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解析:转运使是宋代在地方设置的机构,负责将地方的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不是“位同宰相”,故A项错误;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与宰相无关,故B项错误;知府是当时地方的行政首领,故C项错误;当时在中央设枢密院,负责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